兩人與一個姑娘說話,她穿一件月白繡花衣裙,漿洗得干干凈凈,瓜子臉還算清秀,笑著“兩位相公,你們的衣裳都干了,有一個口子也縫了,要不急著穿,熨平了再送過來,成不”
“可以,不急,等送到了,下月八錢銀子一并支給你。”
“是。”
這本是極平常的事,蘇子籍突然之間覺得有點眼熟,又想不起來,本來這也罷了,可現在節骨眼上,不由多了幾分心。
“主公,您忘了,是錢之棟外妾的丫鬟翠兒,你還見過面。”
“哦,是孫氏么可我記得當年給了三千五百兩白銀,還由簡渠照應,怎么落魄到出來洗衣”
“走,去看看。”
“太”去看看就罷了,余律和方惜才轉身,對面一看,不由一驚,仔細一辯,立刻就認了出來了,就要行禮。
蘇子籍有點無奈,只能上前一步扶住,說“不必多禮,今日只有讀書故友啊。”
余律和方惜才明白這是微服來了,對視一眼,不過蘇子籍沒有立刻說話,卻見野道人引著這姑娘過來了
“為什么你們洗衣服,難道府內沒有照應么”蘇子籍就問。
這姑娘只見過蘇子籍一面,也是幾年前了,雖覺得一絲面熟,卻想不到,就連野道人也沒有見過幾面,一時認不出,只知道是太孫府的貴人,當下微福了禮。
“府內當然有照應,年年總有些錢米果品賞下,夏天還有西瓜呢”
“只是小姐說,坐吃山空,總要給小小姐打算下,于是托了府內的福,開了家絹布店,離這不遠。”翠兒口齒清晰的說著“生意還可以。”
“那”
“后來,小姐見附近有不少舉人應試,可千里迢迢,有錢的人或能帶一二個隨從,也多是男仆,不善縫補漿洗,沒錢的更不用說了。”
“于是就去作舉人的生意,負責每月衣服漿洗縫補,包月八錢銀,又雇了附近的姑娘媳婦干活,由于舉人都要體面,一月下來的生意,比絹布店的還好。”
“這是成了規模了啊”蘇子籍回想下,朦朧記得孫氏當年的柔弱俏麗哭倒在地,不想一轉眼,就變成這樣了“真人不可貌相,人總能找出路啊”
“成,我明白了,你去吧”
“走,我們去里面說話。”蘇子籍望著姑娘的背影若有所思,轉身入得了書肆,入了才發現這書肆,倒與眾不同。
別處的書肆,同樣有些名氣的最多就是幾層樓,空間大一些,藏書多一些,可供人坐下。
但這處書肆,外面看的確是樓,可進入后走上一段路,眼前豁然開朗,竟是別有洞天
這里面,竟然是個小園林
這園林的大小,與蘇子籍所見過的皇家園林是沒法比,小上許多,但與別的書肆的格局比,就大多了,簡直令人眼前一亮
行走間,還能聞到淡淡茶香及點心的香氣。
目光掃一圈,發現這園林內的格局是這樣書放在一個由走廊環繞著的奇特的鏤空建筑里,一排排的書架,從外面看,隱約就能看到。
而看書的地方,則是多種多樣房間、草地、亭子、走廊、小湖。
桌椅板凳,隨處皆有,而茶點的小攤位,皆是路側茅屋的樣式,也是隔一段距離就有一處。
幾個讀書人從身邊經過,恰在談論這事,聽話里意思,這里茶點味道甚美,價格卻并不高。
便是買書以及買這些茶點,對于大多數走到舉子這一步的讀書人來說,也不是十分昂貴的開銷。
而這環境,與花銷相比,就顯得更是劃算。
“今天連著見過幾個生意人了。”蘇子籍覺得自己開了眼界,當然,他也清楚,別說縣里,就是郡府也開不出這等格局的書肆,沒有別的原因,只有舉子云集的地點,才能撐起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