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封贈,是指五品以上官員可得到相應死后封階,其目的是“令靈其不昧,譽永彰于奕世,勵移孝作忠之風”
明白點,就是得到封贈的人,死后轉身帝鄉,并且神威是普通人十倍百倍千倍,這就是“令靈其不昧”
而還有青史留名,因此得三不朽之一,這就是“譽永彰于奕世”
這些都是個人的待遇和好處,而朝廷有什么好處
就是“勵移孝作忠之風”,使人人孝忠,自然就民風清明,國祚綿長。
而且封贈除了本身,還可以向父母妻室推及,官品越大,馳封蔭德越是隆盛。
再說明白點,信徒為什么信教,小半是求之陽世富貴,大半是死后能入凈土天堂這些,或者轉世得益。
朝廷封贈制度,就是使得冊封的人,死后能轉生帝鄉,并且還庇佑父母妻子。
這就是“天堂許可令”
原本歷朝,為什么經歷無數種外來思想而同化,就來源于此讀書人,官員,都是天系信徒,死后入天系之土帝鄉。
傳聞明朝宰相楊廷和也曾拜訪廟,與和尚辯論,就說過“閻羅但拘小民哉,與我等何司”
意思是,有謚封的官員根本不入地府,閻羅地獄與之何干
有帝鄉有待遇,才是二千年官員不變色的根本。
但是這些,終沒有明文規定。
蘇子籍也根本沒有想到,可現在才知道,魏世祖這一篇用詞淺簡的文章,卻完全成了天系的總綱。
第一段就是說,皇帝奉天得運,運數就化帝鄉
第二段是說,皇帝以及帝王將相,神威遠超鬼神,拜神就是“不自信”
第三段是說,由于官身數十年,早就和龍氣密不可分,哪怕拜神求仙,也無法轉生到別處
這段最是厲害,無法轉生神土梵土,就無法享受福報,官員還拜什么神,求什么梵
“難怪,根本沒有高品官員會真的去信神求梵,有之多半是梵教偽造,基本上沒有歷史材料。”
“求仙是陽世長生,又不一樣。”
蘇子籍瞬間想明白了,原來這篇是刨了梵教的根,絕了梵教的種,乃至斷絕一切外來文化影響的入侵。
并且,這還是事實,一旦點破,任是多方查實,反是鐵證。
“魏世祖,實是可怖可畏。”蘇子籍原本不怎么在意魏世祖,總覺得這千古一帝有水分,現在才知道真顏色。
臉上有點疼,似悲似喜站著,怔著一動不動,也沒有說話,曹治小心翼翼問“太孫可明了”
“明了,只是孤還有疑問。”蘇子籍暗舒了一口氣。已回過神來,勉強笑著“既是這樣,為什么不廣播帝鄉恩澤”
“帝鄉雖大,難容萬萬之數,就算本朝把恩澤推廣到九品,也難以人人承受雨露。”
“所以,民間宗教,乃至梵教,并無一概斷絕。”
蘇子籍聽明白了,暗嘆“太實誠了。”
諸教信奉,本只有萬分之一可入,別的推說不虔誠就可,現在因不能容納,所以就不要,這難道不是老實人么
不過蘇子籍不管,他想明白了,徐步踱步,目光變得有些陰郁,良久才笑著點頭擺手“孤明白了,你且去罷。”
“是”曹治本是下本心是嚴守中立,剛才蘇子籍所作所為,實在深入他心,才多說幾句,這時躬身退去。
蘇子籍回轉,將手里一直拿著梵經放在了桌上,只隨手一翻,就翻到了夾在梵經中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