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極門下。
一道道科道官們駁斥殷正茂“內外廷聯合相扶”之策的聲音過后。
小萬歷挺起胸膛,環視下方。
左右側的小太監連忙伸手做出噤聲動作。
待周圍安靜下來。
小萬歷看向殷正茂,高聲道:“殷尚書,說一說你的想法。”
小萬歷也覺得此乃戶部投機逃責之策。
除了對戶部有利,無半分可取之處,雖然戶部尚書辛勞,但在這個位置,就是這個命。
他當皇帝還時常感慨命運多舛呢!
然殷正茂畢竟是他欽點的戶部尚書,他還是要問詢一下緣由。
踏!踏!踏!
殷正茂昂首闊步走出,儼然走出了六部之首的氣勢。
“稟陛下,戶部,國用出入之總司也,掌天下人口土田,征調賦役、管理稅收、供給祿餉,總督倉場、管理外庫庫藏。”
“然近年來,黃冊管理之權、蘇杭兩府織造漸歸司禮監,京師倉場另設總督,山貨土產征稅、制陶冶煉、山場園林稅費,皆歸工部。”
“戶部式微,入錢少而支用多,年年不足。”
“近來,軍費開支、官員俸祿賞賜、災荒救助之錢,節節攀升,戶部經常捉襟見肘,拆東補西。然內庫與工部常有盈余,朝廷不可獨窮戶部,內廷外廷相互補充,大明方可興盛也!”
簡單來講——
內庫、工部以及其他衙門,搶了本屬于戶部的多個肥差,使得戶部收入降低,但戶部的支用卻一點沒有減少。
殷正茂覺得不公,認為內外廷應當互助。
官員們聽到此理由,大多不為所動。
仍覺得殷正茂在鉆空子。
沒有一個衙門的官員不覺得自己不委屈、不辛苦、沒油水、少賞賜、擢升過慢的。
若內庫與工部事事都與戶部分攤費用,那是個人都能當戶部尚書了。
也有一些官員傾向于此策施行。
因為許多衙門的支出費用都仰仗戶部,戶部沒錢,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但他們都保持沉默。
此話若是出自小萬歷或工部尚書郭朝賓之口,還能稱之為聯合幫扶。
從戶部尚書殷正茂口里說出,只能稱為:攀高枝兒或一廂情愿。
每到年底的戶部,那真是小偷去了都落淚。
李太后、小萬歷和馮保更是不可能同意,因為此策將影響到皇家的生活品質。
殷正茂面帶微笑,又朝前走了一步。
“諸位同僚稱,內廷外廷之間,各司其職,無須聯合相扶,我不認同,朝廷使用各個衙門如臂使指,怎能不協同,特別是在錢上,更應不分你我!”
“比如,陛下最遲再有兩個月就要舉行束發儀式,很快就需為其籌備大婚,難道內府完全可勝任,不需其他衙門協同?”
唰!唰!唰!
此話一出,幾乎所有人都扭臉看向小萬歷,包括御座東南側的沈念。
大家竟將這一茬忘了!
小萬歷束發成髻,乃成童之意,依照皇家慣例,該是為他籌備大婚,采買各類物品了。
皇帝大婚,籌備一年根本不算長,因為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
相對于儀式的繁瑣。
尋找合適的皇后人選,倒是沒那么困難。
當下,皇帝大婚,乃是舉國之力辦慶典,戶部之用高于內府,高于任何一個衙門。
到時肯定要朝戶部這個錢袋子里掏錢。
若“內外廷聯合相扶”之策被否,就意味著內廷管內廷、外廷管外廷,到時戶部還真有膽量拒絕采買或就是不出錢。
御座上。
小萬歷聽到要為他籌備大婚,不由得羞澀一笑。
他對枕上之事,還很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