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誰都懂,只是做起來太難。
莫說皇帝,即使是普通百姓也不愿朝著自己身上抹臟。
治國無方的惡名一旦掛在身上,以后再想洗掉,那就千難萬難了。
沈念見小萬歷有所觸動,又道:“如果陛下還在糾結,臣懇請陛下微服出宮,去城郊災民的棚戶里看一看!”
小萬歷咬著嘴唇,一言不發。
沈念再次提高聲音,道:“陛下,如果您連這點風浪都要躲避,以后怎能撐得起大明江山?”
小萬歷遲疑了一下,看向馮保:“大伴,安排一下,朕要出宮。”
“此事可告知元輔,但不用告知母后,明白嗎?”小萬歷補充道。
此刻的小萬歷,面色嚴肅,馮保根本不敢反駁。
……
一個時辰后,已近黃昏。
小萬歷、沈念、馮保三人身穿普通布衣,在三十多名便衣錦衣衛的暗中保護下,來到城北安置遼東災民的棚戶區。
小萬歷走下馬車,便被眼前的場景驚住了。
所謂的棚戶。
就是以木樁、樹枝為柱子,混合著裹著濕泥的葦席、干草為遮擋,搭建的簡易棚子。
他雙腳一落地,便聞到一股刺鼻的騷臭味。
在沈念的指引下,他順著前方一條寬約不足七尺,踩出來的小土路走去。
此刻。
路邊立著三十多口大鍋,咕嘟咕嘟,煮著一鍋鍋冒著怪味的灰褐色稀粥。
災民們各個衣著破爛,蓬頭垢面。
有人連雙鞋都沒有,一眼就能看到腳上紫黑色的凍瘡。
有人瘦得就像一片枯樹葉,兩眼內凹,無一絲亮光。
還有人在棚戶里用干糞和泥土圍了一個窯口,牛糞有御寒作用,然想搶到如此多的牛糞,似乎只能在京師附近才能辦到。
這時。
兩個臉上有凍疤的七八歲孩子端著碗從小萬歷的身邊走過。
他們手足浮腫,脹著肚子。
這個小萬歷知曉,張居正給他講過,這是吃了觀音土的反應。
曾經,災民不過是小萬歷眼里的一個數字。
他想象中的慘。
只是以為是天災所害,百姓只是暫時吃不飽,睡不暖,而非餓成皮包骨頭,甚至喪命。
一點尊嚴都沒有。
他清楚,這群能跑到京郊的,已經好過絕大多數災民了。
這一刻。
小萬歷心中想道:他若生活成這樣,會愛這個朝廷嗎?會為大明江山赴湯蹈火嗎?
小萬歷眼眶發紅,慢慢地朝前走著。
他任由災民打量著自己,但卻不敢與他們對視。
他自詡為大明之主,心中有愧。
約兩刻鐘后。
在馮保的催促下,小萬歷返回京師。
他坐在馬車內,眼眶泛紅,一言不發,直到快至禁中,他朝著沈念道了一句:“朕一定會說服母后。”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