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又聯想到呂調陽所言的教子不嚴,大概是呂調陽的兒子呂興周也參與其中了。
他三年前已是舉人,大概率是被邀請去的。
據沈念了解,呂興周向來以敦實著稱,嗜愛詩書,不喜花柳之事。
他與呂興周也有過幾面之緣。
依照對方的性格與才智,實在不應會來這種宴會,更不可能動用其父親的權力違規令教坊司歌伎前往私人宴會表演。
這時,張居正緩步走出。
“陛下,生員宴飲之舉,傷風敗俗,必須嚴查。不過,當下也只是禮科都給事中李戴的個人之言,還未有證據證明呂閣老之子身在其中,有違背禮制之舉,臣建議呂閣老應正常在內閣處理公事,此事交于禮部、刑部、錦衣衛聯查,待查出結果后在論過錯。”
小萬歷點了點頭,道:“就依元輔之言。”
當即,日講結束,大家便都退下了。
……
午后,沈念剛入翰林院編修廳,便看到一張民間小報,上面竟然還有一副畫。
畫作名為:《張園舉子醉酒圖》。(示例圖·丐版)
張園,即京師郊外的一座園林,京師內的達官貴人的大型宴席基本都在那里舉辦。
畫作中。
一個個身穿薄衫、甚至光著膀子的書生士子,舉杯飲酒,一個個身穿窄褙長裙的女妓穿插其中。
桌案上,珍饈美味,應有盡有。
若讓天下百姓看到即將成為他們父母官的準舉子們,都是這份德行,那恐怕對朝廷的恨意還要增加幾分。
哪里的百姓都不愿要這種父母官!
此外,小報上還稱,這不僅僅是三十多名“舉子”的聚會,其間還有諸多商賈的參與,彼此甚至已開始商討起日后的官商協作之事。
這番言論,引得民間百姓議論紛紛。
有人甚至高呼:當下生員,鮮有致君堯舜之志,做官皆為斂財,皆為享樂。
令沈念感到奇怪的是:昨晚發生之事,今日午時,便傳遍了京師的角角落落,比朝廷的公文還要快,實在是匪夷所思。
這些舉子或準舉子們,都是聰明人,不可能不知隱私的重要性,不可能不知被人爆出狎妓對未來仕途的影響。
怎么會被人曝光的如此詳細,甚至連畫作都暴露了出來。
這顯然是有人刻意為之。
可能是與這些舉子過不去,也可能只為顯擺此等場面的豪奢。
與此同時。
內閣次輔呂調陽呈遞奏疏,泣淚請辭。
這次是真辭,非常果決地請辭,其在內閣哭的連張居正都勸不住。
呂調陽是一位非常傳統的士大夫,身居高位,而能守清貧,講學之時,一直強調先德后藝。
他對子女的教育也是如此,沒想到向來敦實的兒子也會卷入這種事情中。
小萬歷自然不可能準許他致仕,當下的內閣,還缺不了呂調陽。
近黃昏,放衙后。
沈念剛走出翰林院,便發現遠處有一個灰色長衫打扮的男子高喊道:“沈編修,能否一敘,我有重要事情要向您匯稟。”
沈念仔細一看,竟然是臨川湯顯祖。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