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緩了緩道:“二弟,我們做,他以為我們完成不了任務,我們便偏完成任務,待去了史館,我們就能學到父親想要我們學的。”
二人想偷師翰林院的,是當下《明會要》的條目式記載法,是運用“編年體”或“紀傳體”編排題本奏疏或史料的技巧與方式,是起居注上大明的朝政秘事、一些史料里的九邊圖志……
故而,進入史館參與修史,對他們的吸引力特別大。
而這些,都是大明史官不愿外傳的,不然容易掀起民間一番私人修史熱。
隨即,二人開始忙碌起來。
而二人在屋內的動靜,經由周邊經過的胥吏幾乎全部傳到沈念的耳中。
午后。
如廁歸來的崔允俊,無比興奮地說道:“大哥,我剛才在編修廳外面轉了轉,我……我……我發現沈念竟然在……在茶臺處偃臥(即仰臉躺睡)!”
“真的?他一旁可還有人?具體是什么時辰、什么位置?你能記清嗎?”崔允赫激動地問道。
“有人,我都記下了,稍后便寫給你。”
“好,好,咱們今日雖什么都沒學到,但又抓到了沈念的一條罪過!”崔允赫一臉得意。
……
當晚,近子時。
崔允赫才從翰林院回家,沈念布置的任務,兄弟二人全數完成。
他們相信,沈念無理由再拒絕他們進入史館,參與修史。
崔允赫回到房間后,率先拿出紙筆,然后寫道:“翰林編修沈念之罪二:白晝偃臥公署。”
這個罪名若成立,依照大明律,最輕也是奪一季俸祿。
……
十月初七,一大早,天氣甚是晴朗。
崔允赫與崔允俊來到翰林院后,便被沈念叫去,入了史館。
隨后。
沈念與趙用賢、王祖嫡等一眾檢討圍坐在一起,崔允赫與崔允俊也坐在一旁,并且人手一本《皇明祖訓》。
沈念道:“今日,咱們便圍繞《大明會典》中與《皇明祖訓》相沖突的典章制度議一議,確定哪些可作為補充,哪些內容可以刪掉……”
隨即。
沈念看向崔允赫與崔允俊,說道:“二位,你們亦可自由發言,今日以典章制度為上,沒有官職大小,沒有宗藩之別,誰有道理便聽誰的。”
聽到此話,崔允赫與崔允俊都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在朝鮮春秋館(史館),二人向來都是鶴立雞群,說的一眾檢閱(大明翰林檢討)心服口服。
隨即,趙用賢便先開了腔。
趙用賢乃是翰林檢討中對歷代史書與典章最熟悉的官員,幾乎是出口即為典。
然后,沈念、王祖嫡、劉克正、劉楚先四人輪番發言。
五人的語速都特別快。
外加出言便是對《史書》《漢書》《原大明會典》《皇明祖訓》的引用,聽得崔允赫與崔允俊一愣一愣的。
二人根本插不上嘴,還需要不停低頭翻閱《皇明祖訓》。
不多時。
生性好強的崔允赫終于開口說了話,但卻被趙用賢直接反駁了回去。
一眾檢討,議論激烈。
用史用典就像在草地上撿草一般,俯拾皆是。
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