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一大批錦衣衛涌入順天府文廟。
北鎮撫司指揮使曹威看到趙承硯的尸體與絕筆信后,朝著眾錦衣衛命令道:“立即封禁順天府文廟,所有見過尸體與此信者,暫拘押于順天府府學,不準一人外出!”
這時。
一名錦衣衛跑過來匯稟道:“指揮使,順天府府學教諭王松年稱順天府府學的夫子與學子共計有一百余人看過此信,且已……已將此信的內容傳播出去了!他們稱,除非全殺了他們,否則就一定會令此絕筆信讓天下人知曉,以正科場風氣!”
曹威黑著臉。
錦衣衛們最厭煩的就是這類“心懷正義,然無朝廷”的書生士子。
他想了想,道:“抓!但凡知曉此事與傳播此事者,有多少便抓多少,另外立即去調查這個趙承硯的情況,住處、親友、為人、經歷,我要在今日午時前知曉關于他的一切情報!”
“是!”數名錦衣衛立即朝著外面跑去。
作為一名錦衣衛,曹威最重要的任務,便是維護皇權。
而今暫且不論趙承硯絕筆信反映的情況是真是假,其行為已使得讀書人與朝廷造成對立。
故而。
曹威首先要做的是將此事先壓下去,然后迅速匯稟給朝廷,待上面定奪處理。
……
不到一個時辰。
趙承硯的絕筆信便在書生士子之間傳開了。
尸諫。
乃是天下讀書人最為敬佩的一種諫言方式。
從古至今,敢如此做者寥寥,更何況趙承硯還是為全天下讀書人的仕途公平而犧牲自己。
這讓書生士子們都甚是激動,尤其是年約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
很多人拿著紙錢紙扎、酒水飯菜,自發前去祭奠趙承硯。
還有人跪在順天府文廟前痛哭流涕。
在他們眼里,趙承硯是勇士。
是在用一人之死為天下人謀取一個科舉公平的機會。
至于趙承硯所提的“關節賄賂、冒籍跨考、鬻牒納粟”,大家都認為是實情,是當下科舉不公的根源。
朝廷理應徹查,以避免明年春的會試再出現舞弊情況。
錦衣衛們對這些書生士子很無奈。
若將這些人全抓到詔獄,牢房都不夠用,且審訊這些大多有功名的人,能將錦衣衛們氣死。
不多時。
曹威也搜集到了趙承硯的基本情況。
趙承硯,順天府宛平縣人,農戶,現年五十九歲,父母已逝,未曾婚配,租住于崇教坊方家胡同,靠經營一個流動書攤為生,今年參加鄉試,未中……
曹威將這些情況整理成文后,連忙奔往了禁中。
……
近午時。
文華殿內,小萬歷正在批閱奏疏。
沈念站在一旁記注起居,兼或為小萬歷答疑解惑。
就在這時,忽聞曹威請見。
小萬歷以為已抓到了那個造謠者,當即大喜,道:“宣曹威!”
曹威快步入殿,面色嚴肅,然后便將趙承硯尸諫之事道了出來,并呈遞上了趙承硯的絕筆信。
“陛下,此事經由順天府夫子學子之口已然傳開,諸多書生士子自發前往順天府文廟悼念趙承硯,想要壓下去,降低影響,恐怕是行不通了!”曹威匯稟道。
小萬歷眉頭緊皺,想了想,道:“宣三位閣老與禮部尚書馬自強!”
隨即。
小萬歷習慣性地將趙承硯的絕筆信遞給了沈念。
沈念看完后,微微皺眉。
趙承硯這番行為,顯然是預謀為之。
他先是偽造登科錄貼于文廟東墻,然后又在讀書人聚集的天圣寺撰寫題壁詩,目的就是引起京師讀書人的關注,將此事鬧大,讓更多人站出來抨擊當下的科舉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