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之所以堅持認為趙承硯不應有罪而應有功,就是他相信民間讀書人的怨氣如此大,足以說明當下的科場有大問題。
此刻。
小萬歷已認可了沈念的想法,他看向張居正。
張居正緩了緩,道:“臣無異議,先徹查再定罪,是為良策,不然三月春闈,無論是否有舞弊之事,都有可能引發民怨!”
“好吧,那就依此來辦,此絕筆信既然瞞不住,便公之于眾,來展現朝廷一查到底的誠意,就由都察院協同禮部徹查此事!”小萬歷說道。
“陛下圣明!”眾官員齊齊拱手。
……
片刻后。
文華殿內只剩下小萬歷、馮保、沈念三人。
小萬歷看向馮保,問道:“大伴,你覺得當下科場會是白璧微瑕嗎?”
小萬歷心里很清楚。
廠衛幾乎知曉京師的所有秘密,馮保定然知曉許多內情。
馮保頓時有些慌,他緊張地舔了舔嘴唇,說道:“陛下,奴婢自然是希望白璧微瑕,若真出了一些事情,只要能在明年會試前解決,相信還是沒有大問題的。”
小萬歷又看向沈念。
“沈編修,待此次調查之后,無論科場是否有大問題,你都要找個由頭,讓明年春闈的主考官換個人。”
“臣明白!”沈念拱手道。
當下,海瑞巡視山西,一定會查出一些事情,為了明年三月份的科考穩定,最好就是不令張四維擔任主考官。
……
翌日清晨。
朝廷張貼告示,將趙承硯偽造登科錄、撰寫題壁詩、絕筆信之事全都公示了出來,并稱朝廷已開始調查科舉徇私舞弊,行賄受賄之事,鼓勵百姓舉報,之后自會給天下人一個交待。
這令京師的書生士子們大為意外。
放在往昔,出現這種事情,朝廷率先做的是遮掩,是私下調查,而非讓天下知。
這種真誠的態度,讓很多書生甚是歡喜。
朝廷有此舉,那說明是真的要徹查到底了!
一時間,趙承硯尸諫之事傳遍京師,許多書生都自發去悼念他。
一些府學的學生在哀悼過他之后,紛紛前往都察院舉報。
這些十五六歲的學子,可能是被趙承硯的尸諫之舉所感染,一個個的,什么都敢說,道出了諸多科場舞弊之事。
當日,都察院就收到了諸多書生的舉報信息。
首先。
查出有問題的乃是京師的一些文房書鋪。
有書鋪售賣著內部藏有微型《四書集注》的空心硯臺,售價二百兩一個。
有書鋪售賣一種白日書寫隱匿不見,唯有在燭火下映照,字跡才會顯現的夜光墨。
還有書鋪售賣著一種夾層考籃,如同一個精密機關,內里可藏多本蠅頭書。
……
這種書鋪做這種買賣非常隱蔽,但還是被學子們一個個地全都舉報了。
當然,這都是小打小鬧。
這種舞弊的工具多用于縣試、府試、院試,放在鄉試、會試上根本考不到好成績。
……
三日后,錦衣衛抓到一撥人。
這撥人對一些舉人宣稱:能在考前泄題,能在考中傳信,能在閱卷時偏袒照顧,還能在謄錄時引得買通的閱卷官辨別出他的考卷。
比如,借助于當下八股文的格式:在破題時嵌入特定的錯別字,就能受到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