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日,午后,冬陽燦爛。
安定門大街上,人流如織,酒肆茶樓,幾乎是家家爆滿。
不時還能看到數個牽著駱駝的西域商人在人群中操著一口熟練的京師口音,吆喝著:氈毯!上好的氈毯,便宜賣呦!
而此刻。
沈念的父親沈堯山與岳丈顧東易,正坐在一座名為“清風茶樓”的大堂中閑聊。
近幾日。
京師民間最火之事,便是小萬歷選皇后。
但凡有適齡女子的人家,幾乎都會參選,因為這是一次逆天改命的機會。
當下的大明。
平民家庭的女兒比權貴家庭更易成為大明皇后。
很多平民家庭都幻想著自己的女兒能成為下一個李太后,而自家也能一躍成為外戚家庭。
畢竟。
出身于泥瓦匠家庭的女兒都能成為當朝太后,那所有符合要求的民間少女都有可能成為新國母。
這類千載難逢、一步登天的機會,讓無數人心情激動。
一些“暴發戶”商人將自己包裝成書香門第,臨陣磨槍,聘請多位先生,為適齡的女兒惡補知識。
也有在小萬歷出生后,便提前布局、瘋狂生女,并依照大家閨秀風格養育教育的人家,已做好了完善準備。
還有一些富農地主朝著負責選后的地方宦官手里塞錢,欲讓他們放寬標準。
甚至一些貧困人家借錢貸錢也想著將女兒送進宮,即使成不了國母,成為嬪妃,也足以讓整個家族實現階層的躍遷。
雖然,他們知曉。
真實情況是:即使女兒經過篩選入宮,大概率也是成為宮女,幸運的還有離宮嫁人的可能,不幸的只能與一些太監結為對食,難以享受正常的婚嫁人生。
然而,當下女子地位卑下。
很多人家養女兒就是為了能找個有錢有勢的女婿,至于她的幸福與追求,無人在乎。
與此同時。
京師內負責篩選秀女的宦官也賺得盆滿缽滿。
此次皇家選后,共分為七輪。
其中,前三輪皆由宦官篩選,從出身、相貌、頭發、皮膚、音色、手腳長短等多個外在因素篩選。
選中者,便可入京,路費由朝廷全權承擔。
之后。
第四輪由禁中的老宮女對她們進行更細致的全身化檢查。
身體任何一個部位有疤者都會被淘汰,至于貞操,更是要檢查數遍,確認無誤。
第五輪,仍是宦官篩選。
晉級第四輪的秀女將在宮中生活一個月,由兩宮太后的親信太監對其性格、言語習慣進行檢查,判斷是否有為后的資格。
這一輪相當重要。
雖然有撰寫成文的條例規矩,但主觀判斷性非常大,極其依賴宦官的決斷。
第六輪篩選人是兩宮太后。
能走到她們面前的,皆是優中選優的秀女,最多不會超過百人。
她們會選擇三到五名看著順眼的的秀女,定為皇后候選人。
最后一輪,自然是小萬歷親自挑選。
但這一輪已經不重要了。
依照常規,小萬歷只是走個流程,做做樣子,李太后最后中意哪個,他便只能選擇哪個。
從此番選秀的流程來看,宦官的決定性作用非常大。
宦官首領馮保若是討厭某個秀女或與某個秀女的家庭有仇怨,后者絕對沒有機會站到兩宮太后的面前。
沈堯山與顧東易,聊著聊著也聊到了皇家選后的事情上。
顧東易忍不住感嘆道:“明明是皇家選秀,硬生生被一些人搞成了買賣,讓街頭巷尾滿是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