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省官們是否參與此事,他只講了河南左參議徐大任知情。
他相信,內閣看后,自會調查有多少省官參與其中。
片刻后。
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三大閣臣齊聚值房,另外兩人迅速看完了張簡的奏疏。
“這份奏疏的票擬應如何擬,二位可有建議?”
“遣返!”呂調陽與張四維幾乎同時開口道。
張四維補充道:“當下,我朝若法依《大誥》,官場恐怕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故而此舉不可為,應立即遣返!”
張居正認可地點了點頭。
他們了解當下的官場,若掀起洪武時期那一套法令,當下的官員將被重懲一大半,甚至他們都不能幸免。
而今,新政之際,絕不能使得官場動搖。
呂調陽補充道:“遣返,然后建議陛下派遣廠衛細查!”
一旁,張四維搖了搖頭。
“呂閣老,我以為,當下還不遠遠不到派遣廠衛細查的時候,應責令巡按御史張簡繼續調查,待其查出結果,我們再結合河南一眾省官的奏疏來處理此事。”
“畢竟,此事屬于河南丈量田畝的負面事件,廠衛一旦介入,將影響河南丈量田畝之新政,今年,河南之田,必須丈量完畢,不然丟的將是朝廷的臉!”
張四維說出此話,顯然是想大事化小,將此事當成祥符縣之事,重懲一縣之官,而非大規模清查。
他沒有明說,但其意,張居正與呂調陽都明白。
此事若真是省官指使,只為盡快完成丈田任務,朝廷也應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此法減少了許多矛盾。
若真將那些宗藩逼急,他們雖然沒有兵權,也不敢說什么,但在暗地里能將新政攪得亂七八糟。
張居正想了想。
“票擬還是依呂閣老之言吧!若河南承宣布政司皆是如此做法,今日他們敢增百姓一厘田賦,明日便敢讓百姓無家可歸,此舉,絕不可縱容!”
張居正還是非常有遠見的。
當即,他便在奏疏上批閱道:遣返周夫子,建議陛下派遣廠衛赴河南與巡按御史張簡聯查假步弓之事。
……
三月初一,上午。
文華殿偏殿。
小萬歷批閱奏疏時,看到了巡按御史張簡的奏疏。
當看到張居正的批復后,他皺起眉頭,微微搖頭。
“這位周夫子,為給當地百姓謀求公平,被關押監牢數日,幾乎喪命,親人被威脅,竟還有膽量使用《大誥》之策進京告狀,儼然是將生死置之度外,我大明這樣憂國憂民的百姓實在太少了,朕不能遣返,涼了他的心,朕定要見一見他!”
小萬歷說罷,本欲張口宣張居正入內。
但看了看不遠處撰寫起居注的翰林院修撰王家屏,準備再緩一緩。
自年初始。
他與張居正意見相背時,大多都是被張居正說服。
而能贏那幾次,都是沈念在他身邊出謀劃策。
他覺得還是沈念最懂他且能說服張居正,故而準備待午后先召沈念問問情況,然后再召張居正。
當下的小萬歷,最高興的便是在與內閣意見相背時,能讓內閣妥協。
這樣的次數多了,他便能親政了。
當下的他,非常期待親政之后,指點江山,群臣都對他唯命是從的感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