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王坐于書案后,沈念站在他的對面。
不同于小萬歷的正襟危坐。
潞王則是仰著腦袋,雙手合在一塊,搭配著桌上的干果餡餅,儼然如茶館內的百姓聽說書先生講書的坐相一般。
沈念并不在意這些細節,當即就按照自己的節奏講了起來。
沈念講修身,并未講修身之理念。
而是直接拿北宋名相文彥博曾經數豆修身的故事講了起來。
文彥博年輕時甚是頑劣。
為讓自己上進,他做一件錯事,便朝著瓷罐內放入一粒黑豆,做一件正確的好事,便朝著瓷罐中放入一粒紅豆,最后比較紅豆與黑豆的數量,以此克己修身。
沈念講得非常詼諧且不斷與潞王互動,讓潞王知曉什么是錯事,什么是好事。
潞王知曉沈念在點他。
但由于沈念的講學方式詼諧,沒有學究的腐朽味,使得潞王興致甚高。
在沈念講學之時,他未曾吃一口零食。
一個十歲的孩子,還不會喜怒不形于色,高興與不高興,全都掛在臉上。
約半個時辰后,沈念講完了“修身”二字。
潞王聽得意猶未盡,對沈念的喜歡又多了幾分。
緊接著。
沈念便讓潞王寫一張大字。
潞王的字,都是挑選出的正字官所教,他雖十歲,但寫得并不差。
不過,寫了不到十個字,潞王的耐性便沒有了。
不時停筆,偶爾還會拿一塊糕點填在嘴里,磨磨唧唧,不時撇嘴,寫了半個時辰,才寫完一張大字。
而這一張大字。
也只有前十幾個字還能看,后面的水平明顯差上一大截。
顯然是不認真。
潞王寫完后,有些不好意思地交到沈念手中。
他感覺,大概率會罰他重寫,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寫著寫著,便厭煩了。
沈念看過后,道:“還不錯,今日的講讀課與大字課便算結束了!”
“潞王殿下,接下來臣帶您去做您喜歡做的事情!”
“啊?何事?”潞王有些迷惘。
沈念笑著道:“您聽臣的安排就行,這也是課程的一部分。”
……
片刻后。
一輛馬車從東華門出,走東上北門,很快就來到了位于禁中東北角的象房前。
潞王下馬車之后,看到象房不由得一愣。
上次來此處。
他便被講讀官彈劾,然后被李太后狠狠訓斥了一頓。
雖然他當下還想去,但因剛犯過錯,根本不敢來這里。
沈念一臉認真地說道:“殿下在學習的同時,身體鍛煉也非常重要。”
“接下來,臣決定先帶著殿下去象所騎象,然后去北膳房的官廚吃飯,再去里草欄場騎馬,去明器廠參與瓷器的制作……然后再到正陽門外坐著馬車溜達一圈,如此,今日臣為殿下準備的課程就算結束了。”
潞王一臉不敢相信地望向沈念。
沈念所言,全都是他想做的,但這都是犯錯誤的事情。
十歲的潞王雖然任性,但談不上無法無天。
這些事情,他隔三差五做一次還說得過去,若一日做這么多錯事,即使李太后再疼愛他,也是會懲罰他的。
他看向沈念。
“沈編修,本王……本王……做完這些事情,是不是要找個瓷罐放進一大把黑豆啊?”
今日沈念所講,他全聽進去了。
沈念笑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