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細細一想,發現劉應節所言有些道理。
整個大明,能在短時間內篡改三法司存庫卷宗的人,絕對是大權在握,要么有門生故舊在三法司,要么有線人在三法司。
內閣與司禮監確實擁有這個條件。
小萬歷微微撇嘴。
“你怎么不懷疑朕呢?你懷疑他們,可以沒有證據,但總要有動機吧!內閣與司禮監去救一個殺人如麻的河間府小商人的目的是什么?”
“臣暫時不知,臣只知若將所有不可能的情況排除,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臣建議,陛下下旨命令北鎮撫司與三法司立即聯合調查內閣三位閣老與司禮監的多名掌權太監,并讓他們全力配合。”
“朕不接受你的建議!無憑無據,連三位閣老都要調查,還有規矩嗎?接著查,三日之后,若再查不出嫌疑人,你們便來領板子!”
小萬歷甚是生氣。
無憑無據。
他絕不可能讓內閣與司禮監接受調查,因為這兩個衙門是他的左膀右臂。
就在這時。
錦衣衛百戶,當下小萬歷身邊的大紅人石青突然請見。
他也在奉圣命調查此事,不過更側重于河間府那邊的消息。
“宣!”
石青大步走到大殿內,拱手道:“陛下,臣發現了一些線索,需單獨匯稟陛下!”
小萬歷微微皺眉。
“他們都不是外人,但說無妨!”小萬歷對殿內這些人都非常信任,包括馮保。
石青當即匯稟道:“臣在河間府多番探查,發現死囚尚渠東去年年底被打入死牢后,妻子帶著女兒回了娘家,與他斷絕關系,但他還有一個名為徐三娘的外室!”
“七月底,徐三娘變賣了她在河間府的宅院、商鋪,離開了河間府。然后有人發現她在八月二十一日曾去過……去過武清伯的宅邸,臣當下正在命人尋她!”
“另外,在她去武清伯宅邸的第二日,武清伯便前往禁中,覲見了太后,至于在內廷他還見了誰,臣就不知了!”
……
聽到“武清伯”三個字。
大家幾乎不約而同都會想起三個詞:貪財、好色、吝嗇。
這位太后的親父,小萬歷的姥爺,已經過得錦衣玉食,享盡了榮華富貴,但仍視錢如命。
這一刻。
小萬歷有些懵,然后看向不遠處的馮保。
“大伴,那日武清伯見母后,是不是他建議以“為朕大婚祈福”之由,取消今年的秋后問斬之刑!”
小萬歷懷疑此事乃是武清伯的手筆。
“是!”馮保猶豫了一下,接著道:“武清伯覲見過太后,還與司禮監文書房太監孫得勝聊了許久。”
當刑科給事中王紀向小萬歷匯稟此事時,馮保已想到了武清伯,但他想著為李太后隱瞞。
而此刻,儼然到了站隊的時候。
他作為伺候小萬歷的宦官,自然要選擇小萬歷而非李太后。
這一刻。
殿內眾官員的腦海里都生出一份此案的過程情況。
死囚尚渠東的外室徐三娘賣盡家產,前往京師賄賂武清伯,欲在秋斬前解救死囚尚渠東。
武清伯攬下此事后。
先是利用李太后的崇佛愛好,建議她下旨廢棄今年的秋后問斬之刑。
然后在未得逞的情況下,驅使太監孫得勝利用手中內線,修改三法司與地方的死囚卷宗。
當下,孫得勝掌控著李太后的許多線人,而這些線人分布于京師的各個衙門中,外加孫得勝可打著李太后的名義做事,做此事并不難。
李太后不可能做這種篡改卷宗之事,因為她知曉此事的嚴重性。
但武清伯卻極有可能。
“傳孫得勝!”小萬歷無比氣憤地說道。
他沒想到查來查去,最后竟查到了內廷,查到了李太后身上,查到了李太后的父親武清伯。
這一刻。
三大閣臣、三法司主官、北鎮撫司鎮撫使曹威還有沈念,全都苦著臉。
此事若真是武清伯李偉為財為之。
如何判處,將會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這時。
小萬歷也有些后悔沒有令石青單獨匯報,他給了馮保一個眼神,后者立即快步朝著側門走去。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