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居正跪在大殿中央,面色嚴肅,一口氣說了近半個時辰。
簡單來講,他就表達了一個意思。
“此事乃小萬歷愚孝之錯,然為了家國天下,群臣不得不妥協,但只能容忍這一次。”
張居正批評了小萬歷,但也用“愚孝之行”來減弱他的過錯。
“元輔所言,朕必謹記,朕向元輔保證,絕不復耳,元輔快快請起!”小萬歷面帶愧色地說道。
張居正抬起頭,依舊沒有起身。
他緩了緩看向小萬歷。
“陛下,若再有此類事情發生,臣將立即請辭,陛下想做亡國之君,臣不愿做亡國之臣!”
此話一落。
小萬歷眼眶發紅,一下子從御座上站了起來。
“元輔,絕無下次,絕……絕……無下次!”
聽到此話。
李太后與馮保也都緊張起來。
當下的大明根本離不開張居正,一旦張居正離朝,君臣對立的場面可能經常出現。
依照小萬歷當下的能力,根本沒有辦法控制群臣。
張居正再次拱手,高聲道:“陛下,臣懇請對武清伯罰俸三年,五年之內,不可對其有任何擢升,任何獎賞,不可對李家人有任何擢升,任何獎賞!”
聽到此話,李太后面帶不悅。
對其父的懲罰,她能接受,但對李家人的懲罰,她不愿接受。
但此刻的她,根本不敢逆張居正而言。
后者真要請辭,他們娘倆兒要不被群臣欺負死,要不天天與群臣爭斗,將再無寧日。
小萬歷不敢遲疑,當即道:“準!”
張居正又道:“陛下,臣再懇請,稍后陛下用完餐后,與臣一起,前往奉先殿(皇家家廟)跪拜祖宗靈位,臣在外跪,陛下在內跪,天黑結束!”
“準!”小萬歷猶豫了一下。
張居正這兩道請求,乃是給群臣一個臺階。
此事,非群臣之錯。
而是群臣為大明朝堂穩固,新政改革,做出的顧全大局之舉。
……
片刻后。
小萬歷根本不敢吃飯,直接前往奉先殿跪了下去。
這種跪祖宗靈位的行為,他做過不下十次,然這一次的事情顯然最嚴重。
張居正則是跪在殿外。
這時,李太后也前往奉先殿選擇陪小萬歷跪。
此事乃是因武清伯而起,她害怕若是不跪,恐怕嘉靖皇帝與隆慶皇帝會托夢訓斥她。
與此同時。
馮保將對武清伯的懲處,以及小萬歷、李太后、張居正跪奉先殿的事情公布了出來。
官員們都生出一種無奈的感概:幸虧大明有張居正,可惜大明只有張居正。
沈念與王家屏則是返回翰林院撰寫起居注。
沈念對此事的結果并不是很滿意。
但這畢竟是老朱家的天下。
張居正能爭取到這種地步,已實屬不易。
若是面對親政的萬歷皇帝,沒準兒此事就以“罰俸半年”結束了。
皇帝賢昏與否,對大明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這一刻。
沈念腦海里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但轉瞬即逝。
如果日后小萬歷做出有傷天下黎民的事情,他可能不會有絲毫妥協,而是會去做更加激進的事情。
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