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沈念停職待家的第二日。
因民間小報爆出的細節甚多。
且朝廷已確定堯東商行的東家就是沈念的父親沈堯山與岳父顧東易。
官場民間對他的批判愈加激烈。
通政使司,奏疏成堆;街頭巷尾,罵聲不斷。
官吏士子罵他是偽君子,商賈小民稱他是巨貪大惡。
京師的民間小報不斷刊載從不同角度批判沈念的詩詞文章。
一些無恥文人知曉寫文攻擊沈念便能夠獲得關注,獲得稿酬,為博名利,不惜胡編亂造。
有人稱沈念在京師藏有外室,有人稱沈念花錢雇人揚名,還有人稱沈念父親曾以重金賄賂朝內高官,將沈念詆毀得一無是處。
自百家議政之后。
朝廷對民間言論的約束愈加寬松,使得一些人信口開河,無中生有。
外加沈念青年得志,才情謀略碾壓諸多官員。
很多人都想看到他從青云端摔下萬丈深淵的模樣。
而沈念回家后,便沒有再關注外面的流言。
他該吃就吃,該睡就睡,日常變成陪母親、陪媳婦、陪兒子,過得非常愜意。
他相信,朝廷定然會還他清白。
……
午后,翰林院,庶常館。
二十八名庶吉士,或坐在桌前撰寫教習們為他們布置的功課,或兩三人聚在一起討論從內閣大庫抄錄而來的奏疏,或兩人四眼相對,唾沫橫飛地辯論著某件事情……
學術氛圍甚是濃厚。
就在這時。
庶吉士張志(三甲九十八名)突然站起身,指著庶吉士(二甲第三名)馮夢禎說道:“開之,莫再為那個偽君子找借口了!民間小報之言或許不可信,但堯東商行瘋狂擴張,那偽君子的父親與岳父是堯東商行的東家已確定無疑,這足以證明一切了!”
“他不配再做我們的教習,我覺得,我們應順從民心,立即聯名彈劾他,讓這種偽君子徹底離開朝堂!”張志提高了聲音說道。
聽到此番話,眾庶吉士都起身看向二人。
馮夢禎搖了搖頭。
“莫一句一個偽君子!沈侍講是我們的教習,是我們的恩師,朝廷尚未將此事調查清楚,我們不應聽民間街頭的流言,人云亦云!”
“恩師?那是你的恩師,我以擁有這樣的教習為恥!”張志反駁道。
張志今年三十五歲,在眾庶吉士中算個老大哥,一直都很輕視二十七歲的沈念。
聽到此話。
庶吉士湯顯祖(二甲第一名)面帶慍色地走到他的面前。
“張志,我相信沈教習的人品,此事定有隱情,上奏彈劾是你的自由,但你若胡亂編排,以一些街頭流言為證據,事后,我必將彈劾你!”湯顯祖瞪著眼睛,非常嚴肅。
“哼!湯義仍(湯顯祖,字義仍),在座的都知你與那偽君子交情匪淺,如今你的靠山即將倒塌,是不是坐不住了?”
唰!
張志突然間爬上書桌,一臉興奮地看向眾庶吉士。
“諸位,堯東商行之內幕,已完全被百姓們挖出來了!沈念這種偽君子必將被罷黜,不如我們當下聯名彈劾他,讓朝堂百官與天下百姓看一看我們這屆庶吉士為大義而滅偽師的精氣神!”
其話落之后,無一名庶吉士響應他。
“怎么?你們是不敢嗎?這種偽君子注定是要遺臭萬年的,我們站在正義這一方,站在天下百姓這一方,不會有人敢針對我們的!”
他說完后,依舊沒有人理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