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懲罰,屬于非常極端的重懲,儼然是學會了他祖父嘉靖皇帝那一套。
“殺雞儆猴,與朕作對,朕便重懲你。”
三大閣臣知曉小萬歷正在氣頭上,都沒有勸說,他們當下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
很快。
小萬歷嚴懲四人之事便在京師各個衙門傳播開來。
很多官員心中大駭,連忙將留中在禁中的奏疏要回,也有官員冒著被重懲的風險,上奏為四人求情。
……
不到半個時辰,沈念也知曉了此事。
小萬歷此等做法,沈念顯然是不贊同的。
如此做,只能激化矛盾。
當年的嘉靖皇帝通過大禮議之爭,直接打斷了一眾官員的脊梁骨,使得皇權空前強大。
但小萬歷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他若與群臣鬧掰,還無張居正相幫,大明朝堂日后可能會是一地雞毛。
另外,沈念也不想小萬歷變成強勢的嘉靖皇帝,一旦皇權獨大,臣權淪為附庸,大明必將走向衰落。
就在沈念想著如何解決此事時,申時行與王錫爵來到他的屋內。
這二人二話不說。
先關門,后上栓,然后搬了兩把椅子坐在沈念的面前。
申時行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子珩,你應該知曉陛下重懲吳中行四人的事情了吧!”
沈念點了點頭。
申時行看向沈念,繼續道:“當下,朝堂已經快要亂了!陛下與三閣老不能再強行奪情了,若明日吳中行四人受刑,君臣之間的矛盾將無法挽回!”
“我們二人寫了一道奏疏,你看一看,我們希望你能與我們聯名上諫!”王錫爵將懷中的奏疏拿出,遞給沈念。
沈念打開奏疏,認真看了起來。
此奏疏的內容主張是:支持張居正回家奔喪守制,以全忠孝大節。
二人的語氣比較委婉,但與吳中行四人表達的觀點幾乎一樣。
“丁憂守制,實乃萬古之綱常,不可因張居正而廢!”
申時行見沈念看完了內容,道:“即使陛下不同意此奏疏所言,總不至于將我們三人都廷杖八十,發極邊充軍吧!此奏疏不一定能解決此事,但卻能護下吳中行四人,此四人進言無錯,不應被如此重懲!”
二人覺得,在朝臣之中,沈念在小萬歷心中的地位僅低于張居正,定然不舍得將沈念發極邊充軍,故而懇請沈念與他們聯名上奏。
王錫爵見沈念微微皺眉,又道:“子珩,此奪情之事,不僅涉及禮制,而且還涉及皇權是否會膨脹。當下陛下還未親政都如此以皇權壓人,日后待其親政,恐怕咱們做臣子的就更無話語權了,歷朝歷代,一旦皇帝獨斷專行,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所以,此次,陛下不能贏,閣老不能留!”
沈念想了想,舉著此奏疏道:“此奏疏不治標更不治本,還會使得我們與陛下對立,并且令張閣老丁憂回鄉二十七個月,我不愿意!”
“我在想,有沒有更好的策略,使得陛下滿意,張閣老滿意,百官也能滿意!”
“天下有這樣的策略嗎?你想到了嗎?”申時行與王錫爵一臉期待地看向沈念。
沈念微微搖頭,道:“還沒有,但應該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