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日。
小萬歷罷張翰吏部尚書之職,無賞無罰,令其致仕歸家。
與此同時。
小萬歷下詔起復前戶部尚書王國光為吏部尚書,為防其拒不赴任,小萬歷命錦衣衛百戶石青攜他的手諭前往山西澤州府陽城縣將王國光親自接回京師。
王國光去年納妾之事傳揚甚遠。
他若敢以身體老邁推遲,小萬歷將讓石青將其綁回京師。
……
眨眼間,就到了十一月份。
票擬司的一眾檢詳官,成長速度驚人。
但也忙得夠嗆。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票擬不知大明兩京十三省的事情多。
官員升遷轉職,衙門事務協調,邊防軍需審核、皇家禮祭籌備、朝貢貿易使節接待、御史巡查地方之調動、地方流寇兇犯緝拿與官員賞罰等一些列事情都需要檢詳官們過目。
許多事情雖依照常例處理即可,但檢詳官們必須要記住此事,不然會影響其它事務的處理。
故而,每日要記在腦中的事情比往昔多了數倍。
十八名檢詳官,十七名都是忙碌且快樂著。
唯有沈念是快樂且不忙碌著。
其他人都不愿看到他熬夜處理文書,不然,彼此差距會越來越大。
大家不得不承認。
票擬這種事情,確實需要天賦,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閣臣之才,比如:沈念。
……
十一月初五,冬至。
小萬歷與百官在圜丘行慶賀冬至禮,為大明祈福,期望大明下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過完冬至。
對許多大明百姓而言,便算是年關的開始。
京師也變得愈加熱鬧起來,商賈如流,一片繁華。
……
十一月初七,午后。
小萬歷閑暇之余,來到了票擬司。
他是這個臨時衙門的主官,不打招呼便前來巡視,非常正常。
而此刻。
負責輪崗的官員有戶部左侍郎李幼滋、大理寺右少卿張岳、翰林侍講沈念、翰林修撰趙志牟、吏科給事中王道成五人。
五人聽說小萬歷來衙,連忙從書案前站起,奔向屋外。
“參見陛下!”
五名檢詳官外加十余名書吏齊齊拱手。
“朕只是來看一看,無須多禮!”說罷,小萬歷便甚是興奮地走進票擬廳。
小萬歷視察一番后,坐在最前方,說道:“諸位近日甚是辛苦,朕是知曉的,吃食用度上若有或缺,直接向司禮監提,這個錢,從內帑出!”
大明官員待遇有明文規定,任何人都不可逾制,但內帑出錢,小萬歷點頭,就可以奢靡一些。
“謝陛下隆恩,臣等無所缺!”沈念五人齊齊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