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座上,小萬歷皺眉坐著。
其身后的簾幕后,坐著自稱病得已臥床不起的李太后。
御座左側站著馮保,右側站著兼任起居注官的沈一貫。
此事鬧得如此大。
即使一些細節不公之于眾,也須記錄在起居注上。
這時,小萬歷看向馮保。
馮保立即會意,朝著殿門口揮了揮手,門口數名小宦官迅速關閉了文華殿大門。
所謂閉門會議。
就是關起門,說些在朝堂之上不能說的內容,用一些非常規方式解決問題,或者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馮保朝前一步,環顧四周。
“當下,武清伯暫時挪用公銀之事已將朝堂鬧得雞犬不寧,嚴重影響到了朝政,陛下與圣母太后不愿看到文武百官再鬧下去,故而決定今日與諸位商議一番,達成一個共識,迅速結束此亂局!”
“陛下與圣母太后經過討論,目前希望的結果是剝奪武清伯的爵位,將其貶為庶民,然后再令其將挪用的十五萬兩白銀交出來。”
“鑒于此懲罰不一定能使得邊境將士滿意,陛下與圣母太后準備從內帑中取出一筆錢,用于邊境軍費,改善將士們的生活,另外,戚總兵可代邊境的將士們再提出一些訴求,只要朝廷的條件允許,一定優先滿足邊境將士們的需求!”
說罷,馮保看向眾官員。
馮保所言,自然是李太后與小萬歷之言。
二人不宜與官員們爭論,導致君臣關系破裂,影響后續朝事,故而令馮保出言。
聽到此話,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瓚率先站了出來。
其拱手道:“陛下,武清伯觸犯的是大明律法,不是做生意違約失信,怎能輕懲而選擇在其他方面補救!”
“另外,內帑之錢亦是朝廷之財,何談改善將士生活!邊境將士所需,朝廷本就應盡量滿足,此刻竟成了為達成輕懲武清伯目的之條件,恕臣難以理解!”
“律法如天,搖動律法者,便是搖動大明江山的根基,此解決方式,臣萬萬不能同意!”
陳瓚話音剛落。
殷正茂、劉應節、陸光祖、王錫爵、申時行、沈念六人便站了出來,齊齊拱手道:“臣附議!”
聲音齊整,氣勢如虹。
御座上的小萬歷一臉無奈。
李太后氣得攥緊拳頭,恨不得將這些人全都廷杖一遍。
馮保緩了緩,又道:“諸位,武清伯乃圣母太后之父,陛下之外祖父,若真依照諸位之意將其處以極刑,諸位可想過圣母太后與陛下的心情,你們如此做是不是不忠,是不是逼得圣母太后與陛下不孝?”
“并且,你們如此做,還讓陛下如何與你們相處,你們是在自絕仕途,是在擾亂朝局,是使得新政無法正常進行的罪魁禍首!”
……
馮保見軟的不行,話語間逐漸有了威脅的意味。
然其話音落后,殷正茂等人都昂著腦袋,沒有絲毫畏懼。
這時,李太后有些著急了。
她忍不住開口道:“眾卿,若執意將武清伯處以極刑,那為了陛下之孝,為了大明江山之穩,為了此事不再擾亂朝局,吾只好建議陛下將諸位貶謫外放了!”
小萬歷聽到此話,本想開口將李太后的話語變得柔和一些,但見殷正茂等人臉色絲毫不變,還是忍住沒有開口。
李太后說出此話,顯然是為了威脅眾臣。
張居正離朝后,雖有票擬司補救,但大明比之往昔,還是斷了一臂,若將殿內這些做實事的官員皆貶謫外放,大明恐怕就要再斷上一條大腿了!
不到萬不得已,李太后與小萬歷根本不敢這樣做。
此刻。
這對母子只希望殷正茂、沈念等人為了大局能夠妥協。
這時,殷正茂站了出來。
“圣母太后若如此說,臣懇請陛下將臣打入死牢,若不將臣打入死牢,臣即使被貶為庶民,也將持刀殺了武清伯,為邊境受凍受寒的將士討回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