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丈田之難度,遠高于一省丈田。
一省丈田時,朝廷可重點關注,為該省定制丈田策略。
比如:福建丈田,重點在江南士紳商賈,故而朝廷調整商稅,該打壓打壓,該提拔提拔,且耗時兩年才算完成;江西丈田,主因在無掌控大局之主官,朝廷便派去了潘季馴;河南丈田,難點在宗藩,而殷正茂幾乎將宗藩整殘,才使得丈田得以正常進行。
而全國丈田,不可能有精力再單獨區別對待,且同時發生的問題將可能會是一省丈田時的百倍。
外加:地方官員虛報邀功、地主豪強抵制、階級矛盾激化等問題出現,有可能會造成社稷動搖。
這時,馬自強站起身來。
“陛下,午后吏部王部堂與臣討論了一下全國丈田之事,王部堂以為,若想提升官員的積極性,應對此事單獨考成,對完成此事的地方官與京師官員,特例擢升,他已經在擬定具體的章程了!”
“可行!”小萬歷點了點頭。
“不過,要想全國丈田之事施行徹底,降低難度,唯有獲取地方兼并田地的士紳豪門支持,但這……這幾乎不可能!”
丈量田畝,實質上就是抑制豪強兼并,解除虛糧虐民之痛苦。
那些士紳豪門不抵制就燒高香了,怎么可能支持,自毀自傷。
這時。
小萬歷看向沈念,道:“沈卿,你可有良策?”
沈念連忙起身拱手道:“陛下,臣還未能想出。”
小萬歷看向其他人,其他人都低下腦袋。
當下之難點就剩下一個:就是讓那些兼并田地的士紳豪門自愿將田地吐出來。
小萬歷想了想,看向馬自強,道:“馬閣老,你告知王部堂,讓他在丈田單獨考成之策上加上一句話,地方丈量田畝難行之時,凡有獻策可惠及一省,使得丈田繼續進行者,即刻官升一級,此話,長期有效!”
聽到此話,沈念等人都露出驚訝的表情。
此恩惠可謂巨大。
很多地方官員,特別是州府以下的官員,六年或九年才有可能擢升一級。
而今,一策之功,便抵得上數年,不可謂不誘人。
小萬歷又道:“另外,朝內官員誰能有策,令那些兼并田地的士紳豪門配合官府,自愿將不法田地吐出來,亦即刻官升一級。”
說罷,小萬歷特意看了沈念一眼,然后大步離開。
眾人將小萬歷送出門后,馬自強看向沈念等人,道:“諸位,努力吧,特例擢升的好機會!”
殷正茂特意拍了拍沈念的肩膀,然后離開。
當下的沈念,乃是正六品的侍講。
他若擢升一級,不可能離開翰林院,必然會成為含金量極高的從五品侍講學士。
一旦成為侍講學士。
沈念再立新功,就極有可能成為正三品的一部之侍郎。
當年,張居正就是以從五品的侍講學士,先掌翰林院事。
而后在第二年,一躍成為正三品的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然后同年以正二品的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正式入閣。
入閣之時,張居正才四十三歲,遠小于高拱五十四歲入閣,徐階四十九歲入閣。
沈念當下還不足二十八歲。
若能在二十九歲成為一部之侍郎,三十歲將有可能成為大明最年輕的閣臣。
機會已經擺在沈念面前,就看他能不能抓住了。
當然,翰林院其它的翰林官也有機會。
此等擢升特例,打破了論資排輩的慣例,有能者居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