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策乃是能讓戶部接下來撐開麻袋撿錢的計策,殷正茂自然高興。
呂調陽白了殷正茂一眼。
“殷閣老,你可知此三道策一旦施行,這些人真要鬧起來,那真是能將天都掀翻了,他們若都不做事,朝堂民間都將大亂!”
殷正茂面帶不屑,冷哼一聲。
“如何呢?又能怎?他們還能造反了不成?”
“朝廷收回的只是他們不應得的田地!該有的俸祿、公用錢,一分都沒少他們的,且對他們私下所得的常例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百姓有了這些田地能活命,朝廷有了這些田地能打勝仗,能有力發展民生,而他們失去了這些田地會餓死嗎?”
“二位,保守何以創盛世?此三道策,即使施行得不徹底,也能抑制田地的繼續兼并,為何不能做呢?朝廷就是對宗藩、士族、武將、富商、豪強、寺僧太好了,讓他們忘乎所以,失去了底線!”
“凡有新策,先施行,再查漏補缺,方為改革之道,若因有弊而不行,則事事難成!二位,咱們作為閣臣,要敢于行,唯唯諾諾,當個窩囊閣老,有何益哉?”
呂調陽和馬自強皆臉色發燙。
因武清伯之事,二人閉口不言,已有官員稱呼他們是:窩囊閣老。
……
就在殷正茂感覺快要說服呂調陽與馬自強之時,有宦官傳令,召三大閣臣速速前往文華殿。
……
片刻后,文華殿內。
內閣三大閣臣,票擬司一眾票擬檢詳官全都聚在大殿之中。
小萬歷坐在御座前,御案上放著沈念撰寫的那道《丈田抑兼并疏》。
此刻的小萬歷,面帶笑容。
他對此道疏,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句:兼并之家,百年之后,必成門閥。
此話對他的震撼非常大!
張居正與沈念不止一次向他講過,歷朝歷代都很難維持超過三百年,主因便是兼并之害。
而今。
沈念這三道策,奪利,奪名,絕仕途。
可謂刁鉆狠辣。
但對小萬歷而言,感覺更像是為大明江山刮骨療傷。
小萬歷坐直身體,看向下方,道:“眾卿,朕讀罷沈卿的《丈田抑兼并疏》,甚是欣喜。此策實為良策,然卻難行,但是,難行,朕覺得更要行!”
聽到此話,下方的票擬官沈一貫頓時急了。
在他眼里,這種策略怎能通過!
宗藩、士族、武將、富商、豪強、包括寺僧都是支撐大明江山穩固的頂梁柱,怎能如此薄待!
沈一貫大步出列,拱手道:“陛下,臣……”
“聽朕說完!”小萬歷面色嚴肅,直接打斷了沈一貫的話語。
沈一貫無奈,只得退了下去。
小萬歷接著說道:“朕知曉眾卿心中的想法,也知此策所造成的弊端,朕表態,是因朕覺得這樣做是積極有效的,即使施行困難,我們也應嘗試一番!”
“這次,朕準備緩一緩。”
“朕準備命通政使司將沈卿之策迅速傳遍兩京十三省,不僅僅是士族權貴們討論,也讓底層的百姓討論討論。對此策不滿者,可拿出更好的策略!”
“朕想聽一聽百姓們的想法,他們才是大多數。朕非常喜歡沈卿曾說過的一句話:為何為朝廷做出犧牲的都是底層百姓,而不能是宗藩、士族、武將、富商、豪強等更有能力的人呢?”
小萬歷緩了緩。
“待元日朝會之后,朕決定,百官假期從元月初二持續到元月二十日,中間不再上衙,朕知曉今年大家都非常累,故而想讓大家都歇一歇,也想想此策到底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