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似乎與漕運匯算文書沒有任何關系。
劉斯潔撇了一眼后,瞪眼道:“沈大人,你入仕之前,莫非做過木匠?這種形狀怪異的圖紙能頂替匯算文書,你若是開玩笑,這個玩笑開得未免也太大了,老夫沒有時間陪你胡鬧!”
說罷,劉斯潔起身就要離開。
“左堂大人,一刻鐘,給我一刻鐘的時間,戶部的任何一項數據都關系著民生,我怎會胡鬧!”沈念面色認真。
當即,劉斯潔又坐了下來。
沈念朝著不遠處的兩名文吏喊道:“來,你們兩個舉起這張大紙!”
頓時,兩名文吏舉起大紙,而沈念則開始解釋起來。
“左堂大人,二位郎中,戶部之公文,大多涵蓋數據,繁瑣而雜亂,匯算時麻煩,匯稟時也麻煩,且聽者需要耗費極大精力去理解,費時費事,影響效率,不如將其圖形化,圖文結合,效率無疑會提高很多。”
“你們仔細看這張圖,我繪制了三根長柱,每根柱子皆有三層,這三層由下到上,分別代表的是漕糧數目,折漕銀數目,和漕船建造與河工銀的總數目。
“第一根是春季折銀總和,第二根是夏季折銀總和,第三根是秋季折銀總和,即這次匯算文書上的數據。從此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春夏秋三季各類型的變化,有增有減,非常易于比較,而這些不同大小、顏色的曲線則是分別對漕糧數目,折漕銀數目和漕船建造與河工銀總數目的變化趨勢顯示,有此圖,根本不需要我們再用近三百字去解釋何處使銀多,何處使銀少,何處出現了虧空,何處耗費的銀糧多于朝廷批下的銀糧……”
“這兩根線,左右方向的線條可以表示時間,每日、每月、每季、每年皆能表現,我們假定一個空格是一個月,那十二個空格便是一年,而上下方向的線條,可表示增減的貨物、銀錢數量,這套圖我沒有畫下面,如果完整來畫,應該是一個十字形坐標軸,能表示很多東西。”
……
“我舉個例子,比如河道官員記錄每日漕船的過閘數量,用文字記載,經常是初一日:過船二十三艘;初二日:過船三十五艘;初三日:過船五十八艘(數量激增,詳查緣由)……戶部最終檢查漕船數量看到的也是這種文書冊子,極為費勁,但如果用這類柱狀圖,每個月擬一張柱狀圖即可,然后在下面以文字注釋,易存放也易看出變化趨勢。”
……
“另外,當下戶部的賬目文書,大多以文書表皮顏色區分,外加一些圓點、三角作為符號標記,內容甚多,卻缺乏用這樣的圖表進行總結,這種柱狀圖還可以用在清丈之田上,一縣繪制一份圖,標明當月清丈之各種田地,然后署名,交由州府,州府再交由行省匯總,最后戶部拿到手里的便是一份清晰的丈量圖,將各省之丈田情況再次匯總即可,根本不需要再用算盤清算……”
“不僅僅是漕運和丈田,省府州縣的邊鎮餉數、庫監、光祿、宗藩、職官、俸祿、倉場、營衛俸糧、鹽法、茶法、錢法、鈔關、雜課等,皆可用此圖表示。”
……
沈念認真地講著,劉斯潔、龐善、馮軒三人,由最初的不屑與不解,變得甚是專注。
戶部當下的文書賬冊,已有地塊編號、里程編號,高低排列,甚至還有清晰分類的四柱清冊(舊管、新收、開除、實在)與長卷式的黃河水道標記圖。
但皆是文字居多,缺乏這種更加形象的坐標系思維。
沈念見三人聽明白了一些,當即將他繪制的其他類型圖形也拿了出來。
“昨晚時間確實不夠,我畫的還不夠嚴謹,剛才那幅是柱狀圖與折線圖的結合,主要是為了呈現數額比較與變化趨勢。這個是餅狀圖,今年年底,太倉庫收入類別與支出類別,完全可以用這種餅狀圖比較,直接就能展現出各個類別的占比。另外還有這種完整的十字形坐標系,從虧空到盈利的各類名目數據都可用來表示。”
……
昨晚,沈念在畫圖時,其實還想到了結合坐標軸更加方便的阿拉伯數字。
但思索一番后,還是決定暫時先不拿出來。
因為大明造假嚴重。
《大明律》直接明文記載,戶部賬冊、漕運文書、天賦登記等涵蓋數字類較多的文書,一律用“壹貳叁肆”,就連“一二三四”都不讓用。
外加當下珠算是豎排,文書是豎排,而阿拉伯數字則是橫排,短時間內,當下人還接受不了。
沈念便不曾推廣。
沈念講解完畢后,看向有些發愣的三人,問道:“是不是我……我說的太快了?沒講明白?”
“不……不……不,子珩,你講得非常好,讓老夫再研究研究這些圖形,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