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時,冬陽燦爛。
前幾日的積雪逐漸消融,京師街道又恢復了往昔繁華熱鬧的模樣。
然而詔獄之中,依舊是一片陰寒潮濕。
身穿一襲緋色官袍的沈念出現在王世貞與他的十二名學生面前。
盤腿而坐的王世貞看到沈念,面露不悅之色,直接以手撐地,挪動身體,選擇面墻而坐。
他之所以對沈念的惡意如此大。
一方面是因沈念在百家議政上的發言,使得諸多書生士子對朝廷、對張居正轉變了看法;另一方面是因沈念當下的仕途路徑,以后儼然就是第二個張居正,甚至比張居正的權勢還要大。
此舉乃是對儒家傳統的破壞,是在搖撼大明江山。
沈念對王世貞“給了他一個背”的態度,并未感到太大意外。
他微微一笑,走到隔壁監牢那十二名年輕學子面前。
這些學子雖未曾見過沈念,但見來者如此年輕且身穿緋色官袍。
那只可能是一人。
“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被無數書生士子稱為小閣老的沈念沈子珩。”
雖然王世貞告訴這些年輕學子,沈念將會成為第二個張居正。
但沈念“民為貴、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官員、讓全天下百姓吃飽肚子”等一系列言論也都傳到他們耳朵中。
他們對沈念在這個年齡便在仕途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欽佩且羨慕。
正如一名江南學子在沈念擢升為戶部右侍郎時所言:大明兩京十三省,沒有一個年輕讀書人不想成為沈念!
沈念打量著這些年輕學子,看向他們飄忽閃爍、真誠又帶著愚蠢的眼神,決定先給他們上一課。
“你們很勇敢!不遠千里,陪著你們的恩師來到京師與當朝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正面相抗。我大明的年輕人就應有這種血性,為了心中認可的公義,毫不懼死,我希望你們日后無論是步入仕途還是步入其它行當,都能保持這份初心!”
眾學子聽到此話,并沒有因被夸贊而欣喜,反而眼神里充滿了警惕。
沈念瞬間便猜出,定然是王世貞說過自己的壞話,稱自己狡猾擅辯,三言兩語間就能將人引入陷阱中。
沈念淡淡一笑,接著道:“這是我的心里話,信不信由你們吧!”
沈念只認可他們很勇敢,但并不認為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隨即,沈念看了一眼王世貞。
“你們恩師背對于我,顯然不愿與我溝通,那我只能給你們上一節課了,給你們上課,我想我還是夠資格的!”
沈念在他們面前,沒有自稱本官,已經將架子擺得很低了。
作為朝廷的三品大員,翰林院庶吉士的教習,當今皇帝的經筵日講官,給這些人上課,實乃他們祖墳上冒青煙。
若此次他們未隨王世貞赴京鬧出此等大動靜,這輩子都不可能有與沈念如此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我講課時,你們可以一言不發,可以配合你們的老師轉過身,甚至捂住耳朵,但我相信你們不會這么做,自百家議政之后,我大明的年輕學子們都知聽比講更重要,聽罷我的課,沒準兒你們更知如何反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