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肅卿的遺言應該公之于世,應該讓天下百姓都看到,沈念,你是史官出身,不會不知寫史應‘文直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的準則吧!你若算得上一名正直的史官,就應將高肅卿之遺言,編撰到陛下的起居注中,編撰到接下來的實錄之中,而不是用一堆功績隱藏張太岳之劣,又在這里勸老夫回頭!”
沈念直視面色陰沉的王世貞。
“弇州先生,你還是小看了張閣老,也小看了我。放心,因此事涉及陛下,起居注中必有記載;因此事涉及朝政,引發輿論甚廣,也會如實記載于實錄之中!”
王世貞乃張居正同年,外加是大明文壇之領袖,資歷輩分較高,沈念為表尊重,并未稱呼他的字號,而是用民間文人對他的雅稱來稱呼。
“哼!無論正史如何寫,我王世貞的筆或我學生們的筆,一定會如實記錄此事的!”王世貞非常固執,根本不相信沈念的話語。
沈念緩了緩。
“弇州先生,我知您一直都在執筆寫史,知您認為當下官修史曲筆諱飾,隱惡揚善,無法還原歷史真相!”
“難道不是嗎?”王世貞反問道。
沈念微微搖頭。
“咱們在此辯官修史還是民修史的真假,毫無意義。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
“百年之后,當后世之人翻開朝廷官史與您所撰寫的史料,特別是看到您不惜命而宣揚《病榻遺言》之后,您覺得后世之人會是什么反應?”
王世貞胸膛一挺,道:“自然是更傾向老夫之言為真!”
“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假設后世百姓都認為您編撰的史料為真,他們會如何評價張閣老?”
“竊國權臣,虛偽小人!”王世貞咬著牙狠狠說道。
沈念微微搖頭。
“可能會有幾個自詡清流,卻一無是處的官員會這樣想,但后世百姓絕對不會這樣想!”
“我猜測,后世百姓一定會說,救時良相張居正白璧微瑕,文壇領袖王世貞是跳梁小丑!”
“歷史功過,百姓看的是一個人對天下蒼生做的貢獻,是對他們的好,張閣老的新政功績,有目共睹,而你……不過是新政改革的絆腳石,是萬歷時期的罪人!”
“相對于大明的江山社稷,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您這種抨擊微不足道,你的眼界太窄了,你以為接下來可以令張閣老身敗名裂,其實不過是將朝廷的新政改革又提升了一個難度,讓張閣老變得更加不易而已!”
……
沈念說出此話后,并沒有過多解釋。
因為他篤定王世貞與他的學生們能理解,并且知曉沈念所言是正確的。
一時間,監牢內變得安靜起來。
王世貞的學生們也都陷入思考之中,他們首次對王世貞的教誨產生了懷疑。
沈念那句“救時良相張居正白璧微瑕,文壇領袖王世貞跳梁小丑”令他們下意識覺得自己乃是跳梁小丑的幫兇。
他們做的這一切,是在傷害大明,是在阻礙新政,是在阻礙全天下的百姓吃飽肚子。
張居正在私德上縱有千般不是。
但他的認真、努力,對大明的功績,無人敢否認。
相對于他的功勞,相對于他對大明江山的貢獻,相對于朝廷缺失他之后產生的種種弊端,他的錯誤確實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