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號靜靜錨定于博客·安家門世界的近地軌道上。
作為整支艦隊的旗艦,它與星球表面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既能讓艦載觀測設備清晰捕捉地表動態,又能有效規避可能的地對空火力反擊。
艦隊主力正對星港及重要工業區實施飽和式轟炸,軌道打擊產生的火光在太空中清晰可辨。
與此同時,數十支阿斯塔特突擊小隊已突破大氣層,風暴鳥頂著低空相對孱弱的防空火力,精準降落在關鍵戰略節點。
星球檔案館、高等科學院、軍事數據中心.這些設施都將遭受毀滅性打擊,但在此之前,所有有價值的鈦族技術資料都將被系統性地掃描復制。
感謝鈦星人對自己星球的精密規劃,起碼星際戰士不用面對巢都那般讓進攻方感到絕望的環境。
羅穆路斯佇立在觀景甲板上,透過強化玻璃凝視著下方的星球。
博客·安家門是一顆美麗的星球。
大氣層呈現出夢幻的淡紫色,陸地被廣袤的翠綠色植被覆蓋,就連兩極地區也生長著耐寒的晶狀地衣,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蜂巢狀的六邊形建筑群,它們如同自然生長的晶體般層疊錯落,與山川河流完美融合。
零星分布的皮克頓人遺跡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美學風格,扭曲的螺旋塔樓和分形結構的穹頂,無聲訴說著這個已滅絕種族的過往。
“進攻部隊的推進速度超出預期,你的戰術預判相當精準。”
突如其來的聲音打破了沉思。
羅穆路斯微微側首,看見考爾大賢者不知何時已立于廊道陰影處。
這位機械教代表左手握著的精工權杖在地面投下細長陰影,右手的數據板上正顯示著xv8戰斗服的3d解剖圖。
“這是必然的結果。”
羅穆路斯的視線重新投向星球,艦橋的照明系統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當然,鈦族有著優秀的人口疏散機制,只要我們刻意放開部分區域,它們就會對人口進行集中轉移,大量有生力量都將花費在這一流程上,抵抗進攻的武裝力量自然就會減少。”
鈦族的社會體系建立在嚴密的集體主義之上,他們對待內部成員時總是優先考慮人道主義救援。
達摩克里斯灣戰爭期間就有鮮明例證。
當帝國對西爾凱爾星系的鈦族殖民星發動懲戒作戰時,火氏族的戰士們即便在戰火最激烈之際,仍會優先掩護土氏族與水氏族的科學家以及行政人員撤離。
這種看起來似乎很固執的救援流程,往往讓帝國陸軍在戰爭初期占據顯著優勢。
搞笑的是,帝國因此在后來的第二次達摩克里斯灣戰爭中甚至鬧出過“試圖攻擊歸順鈦帝國的人類殖民地以逼迫對方回防”的戰術笑話,給對面的指揮官都搞懵了。
一想到這事羅穆路斯就感覺自己又得被氣笑了。
這戰地指揮官的腦回路可夠稀奇的。
不得不承認,鈦帝國在星球治理層面遠比如今的帝國先進,且不提那些在苦難中掙扎的巢都世界,單是帝國首府泰拉,那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就足以令人窒息。
這并非因為帝國缺乏技術或人才,而是純粹的漠視。
高高在上的貴族領主們對治下星球的狀況毫不在意,只要稅收按時繳納,明面上服從帝國統轄,底層民眾活得是否像人與他們沒什么關系。
當然例外還是有的。
比如第二——奧特拉瑪五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