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單梳理了一番阿斯托吉烏斯內部的事宜之后,曙光號帶領著艦隊避開亞空間的潮汐,沿著古老的航道朝著求援信號發出的目的地前進。
沿途,曙光艦隊還將冗余在樞機世界將近二十億的朝圣者——實際上就是帝國如今這個時代的殖民者安置在了十三個在‘星區摸底’計劃中,符合破曉之翼標準的殖民星球。
而所謂的殖民星球,其實也就是那些不足以將自身提高到帝國平均水平的蠻荒,亦或者封建世界。
帝國,亦或者說自科技蠻子逐漸成為主流的黑暗科技時代起始,人類的擴張就變得不太講究。
而出于開發成本以及王座世界工作量永遠處于超負荷狀態的緣故,這些落后,戰略地位低下,并沒有什么不可替代資源的世界也沒什么發展的機會。
投入和收獲完全不成正比,基本上只能交給星球自己隨緣發展,帝國各個在外活動的勢力偶爾上去達爾文一波抓點作戰方面的‘人才’,就甚少與這些世界有交集。
一圈摸底下來,羅穆路斯便發現曙光星區這個嚴格意義上算是富裕的星區包含了近一千個帝國世界,但是帝國真正利用上的還真就沒幾個。
于是秉承著自己家要好好打理的原則。
由各類技術人員加入,阿斯塔特與凡人結合的公務員系統組織,由各個重點星球溢出人口為基礎的開拓隊接管了這些星球的掌控權,開始大肆插手這些星球的發展工作。
“大人,這是泰拉方面的文件。”
一位隨行的內政部官員恭敬的遞上了報告。
“謝謝。”
羅穆路斯將之接過,放置在次級區域。
而內政部官員也在行禮后直接轉身,手指開始在通過焊接在肩胛骨之上的連接器,從而掛載在肩部,一直延伸到面前的辦公桌上繼續專注工作。
這位內政部官員負責觀察各個星球的發展狀況,同時作為曙光星區之前的星區總督幕僚,他也能夠為破曉之翼提供包括各星球統治階級構成,星球資源分布等必要信息。
幕僚邁著固定的步子回到了辦公位置。
在他面前,由阿斯塔特完成計算的文件已經再度堆疊如山。
接下來他只需要錄入這些數據,交予原體執政團,之后再復制一份,經由原體審核后送往泰拉便好。
嗤~滋
保養神經的藥劑注入腦顱,驅逐出疲憊,幕僚依靠眼角余光瞥視了一眼余量。
‘又備多了。’
他如是想道,接著俯身專注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他需要盡快完成這些數據工作,之后他需要旁聽原體執政團會議,并在會后提供紙質建議。
幕僚腦海中不斷演算著預案。
原體的執政團體中并不缺乏凡人。
破曉之翼肯定了阿斯塔特在硬件上優于普通人類,能夠承擔更多的職責,但是并未就此直接將凡人排除在政治系統之外。
畢竟單從各個戰場的指揮官就能看出來,就戰略眼光來說,凡人未必就會比阿斯塔特差,只不過帝國政務系統那夸張的計算量讓他們難以承受罷了。
所以在阿斯塔特加入執政系統后,冗長的計算有了專人承擔,凡人官員們也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戰略能力。
滋滋滋
筆尖傳來了異樣的摩擦聲,伺服顱骨在同一刻彈出了浸泡在曙光圣油之中的筆尖,為其焊接上。
“.”
視線自那還剩余三分之二的儲量上收回,在停頓了兩秒之后,幕僚繼續開始了工作。
比起他過去繁重的工作,如今算是減壓了不少。
‘這些高領主真是沒活了。’
另一邊,羅穆路斯在搞定殖民地發展文件后,這才拿起來自高領主的文檔。
還是公式化的批復,沒半點營養價值。
羅穆路斯并不是很介意帝國各個行政組織入駐到星系內部的殖民領地。
雖然領頭的總是不知道憋什么壞屁,但那些基層公務員可都是經歷過40k強制篩選的頂級人才,能夠大大減少破曉之翼在構建各個星球政府時的管理成本。
反正羅穆路斯也不怕帝國在星區內部的影響力過大,導致殖民地賦稅上升居民無法承受的事情。
想辦事的用著,憋壞屁的干掉,剛好位置騰出來給其他人升遷。
結果高領主在一開始興致勃勃了幾個月后,就沒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