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明遠征結束之后,各個戰團各回各家,但其中包括潑拉克斯,蘭恩在內的初代戰團長都并未選擇重新控制戰團,而是以類似無畏長者的定位在戰團內部活動。
而目前的銀河,剛好在蟲巢戰爭結束后的冷卻期,小麻煩不斷但大麻煩沒有,烈度對于阿斯塔特來說完全能夠輕易處理。
此行前往卡迪亞,便是因為這些戰團都在卡迪亞建立有榮譽修道院,通過雷鑄儀式復活的老人家們閑得發慌,打算堵在那看看有沒有什么‘老朋友’之間的恩怨能夠了結。
畢竟黎明遠征之中,面對那些鋼鐵勇士中的老面孔可是讓他們懷念不已。
反正就是長者心念一動,感覺這戰團有他們沒他們都一樣,不如找個風水寶地戰斗爽,各個戰團內部又是一陣雞飛狗跳,結果就是差不多半個戰團跟過來了。
當然,這其中也多少有一些響應原體行動的意思在內。
畢竟幾位原體對各個戰團的關心都是實實在在的。
時隔十年,羅穆路斯終于再度登上了曙光號。
舷窗外,整支艦隊正在展開壯觀的陣列。
這十年時光,雖然星港依舊忙于生產憲章艦隊,供給星區各地,填充星系物流空缺,但在高效的資源調動,以及考爾大賢者做假賬支援下,作戰艦隊船只數量依舊發生了變化。
三艘霸主級戰列巡洋艦以及十艘獨裁者級巡洋艦組成的多支遠程反海盜艦隊加入了星區作戰力量的隊伍。
這些艦隊在規模與構成上因為其肩負的職能而相差巨大。
即便如此,連最小的艦隊也有著十余艘優美的戰艦以及其兩倍數量的后勤補給船,這些戰艦將在未來協助星區政府在各個節點星球部署技術人員與鑄造艦,并保障其安全。
羅穆路斯很清楚,將單一艦隊規模進行無止境的擴大是不切實際而浪費資源的。
將如此大規模的軍力匯聚一齊穿越變幻莫測的亞空間,只為以荒謬的過度殺傷打擊一個新的星系,如此行徑有何意義所在?
即便集結的帝國軍隊并不只是以此般方式作戰,但他們在此刻完全粉碎一個敵人的同時,無疑難以回應其他種種威脅。
如此拙劣愚蠢的風險萬不可冒,于是羅穆路斯讓這些艦隊會進一步劃分為數個戰斗群,它們將會隨著路線的推進駐扎于預計的三個節點星球之中。
就在此時此刻,還有被拆分的數支艦隊在阿斯塔特部隊的支持下,正與帝國海軍一同在星區內巡游,保衛著各個航道的安全。
“真好啊。”
迦爾納沒看那些宏偉的艦隊,而是俯瞰著洋溢的人們,長久穿行于人群之中的他在很多時候都必須要承認——
還是這樣的景象才最能喚起他的斗志。
一千顆星球隨著他們的到來而改變,無數世界因此而煥發生機。
“這條路才剛剛開始,我們要保證我們的旗幟永遠飄揚在黎明星,有些事就必須做下去。”
羅穆路斯還不滿足,望著星空。
只是一千顆星系,不足銀河萬一。
他仿佛看到了卡迪亞上校科韋克,看到了黑色圣堂的牧師,看到了許許多多已經死去的正在注視著這里。
人都會死,而死去的人能夠讓更多人活著,能夠讓更多人活得更好,或許這就是戰爭的意義。
羅穆路斯從窗戶往下看,只見無數民眾依舊意猶未盡,無數人為自己選擇全新的道路,走向他們從未踏足的區域。
那里本就是為他們開放的。
他們無需為衣食住行擔憂,因此他們正在尋找如何更好詮釋自身人生價值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