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今天上午就不去上學了,在家里做一些甜點吧。”
在那段早餐時間里,毛利蘭就仔細地斟酌著自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同時,她就掃視了一遍事務所里亂糟糟的環境。
然后,毛利蘭的目光就定格在——正毫無姿態地癱在椅子上,張開嘴巴,正要把夾著兩片煎蛋的三明治一口氣塞進嘴里的毛利小五郎身上。
她額頭上的青筋就不由得跳了跳,不過,這下子自己留在家里的理由就又多了一點了。
“順便監督爸爸把事務所收拾一下!”
“可是小蘭姐姐,我們是在阿笠博士家——”
“沒事啦!”
毛利蘭果斷地打斷了柯南的解釋,她就笑瞇瞇地說道,“剛好讓博士,還有你的那些朋友也嘗嘗我的甜點嘛!”
——這可是毛利蘭好不容易想到的辦法。
畢竟,在她發現真相后,心中不時響起的預感就一直警告她,不要靠近阿笠博士家。
連靠近博士家都做不到,那就更別提給博士打個電話,或者面對面地交流了。
不過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成為了她的一個動力,甚至這份直覺也變成了她的一個“線索發現器”。
在上次米花支行的爆炸案后,她無數次在腦海里回放那個瞬間——
尤其是自己反而因為當時的預警,主動地抱著柯南避開沖進銀行的吉普車的那個瞬間。
雖然最終自己還是昏迷了過去……
但奇怪的是——
她沒有忘記。
她沒有忘記江戶川柯南就是工藤新一這一件事情。
不論因為什么原因,或者說,因為一切,毛利蘭便開始思考。
為什么那一次,自己違背了心中的警告,卻依舊沒有忘記呢?
于是,通過分析自己所知道的信息,毛利蘭便終于揭開了“真相”的一角:
“那是因為我之后立刻昏過去了!而昏過去的人是表現不出來異常的!”
換句話說——
“不顯露知道,就不會忘記。”
然后,毛利蘭就想起來那個叫做怪盜基德遞給自己的紙條。
上面的那句話,就構成了她解開謎團的鑰匙。
對了!
這樣來看,關鍵的地方就在“顯露”這件事上。
毛利蘭就仔細回憶著自己所知道的,阿笠博士過去的每一次反應——
特別是那兩次電話里隱約的不對勁。
她甚至意識到了,當初博士第一次把柯南交給自己時,那種刻意掩飾的態度……
從阿笠博士最開始將柯南交給自己的表現來看,阿笠博士當時也一定是知道“真相”的!
也因此阿笠博士才一直遮遮掩掩的!
毛利蘭的推理,當然不能說對,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完全稱得上是南轅北轍。
她將意識到“真相”和“偽裝成不知道”這件事與阿笠博士地反應等同了。
但是,她就通過這一次錯誤的分析,找到了一個正確的思路。
如果說,知道真相的人必須隱瞞這一切,不顯露出任何異常的話……
那么關鍵的地方就在于:
顯露真相,總要有個顯露的對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