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中野悠得到的那個機會一樣,想到這里,他就摸了摸自己的腹部的那道已經愈合的傷口。
gssra每日廣播里便告訴所有人。
“當你阻止了一起命案的時候,由于米花町人數會臨時超過33333人,也就是說,你會因為防止可能的列車到達,而獲得出城的許可證。”
——這也就是gssra收窄的通道。
在腦海里,那道廣播聲音還在繼續。
“或者,你也可以選擇留下,成為臨時的支援人員,這種奉獻會為這座城市增加寶貴的‘容錯率’,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知道,這關乎人類的存續……”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真的。
那些預測已經寫的明明白白了,一旦這種效應擴散出去,也許人類只會剩下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一。
甚至是最糟糕的那個預測——每天剩下三分之一。
如果你是米花町的一個普通居民……
你會選擇拯救世界?還是選擇逃跑?
對于中野悠來說。
他就像那些做出“留下選擇”的人一樣,選擇讓那堵住洪水的水壩,變得更高一點點。
他,或者說許多眼看著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好的人們,都不愿意看到過去那種混亂和悲慘再次發生了。
甚至,現在街道上還出現了些許餐廳,哪怕沒有廚師、只有速食食品。
但那些亮著的霓虹燈就在訴說這座城市和過去變得不一樣的地方——
它是有能力變得好起來的。
“也許有一天我們能讓它恢復正常。”
他的前輩,那名在兇殺案里救了自己一命的女孩便是這樣告訴他的。
只可惜的是,她救了自己一命,卻不像自己那樣好運的讓那些數字加一。
因為那是一起爆炸案。
是那些“逃離組織”成員們狗急跳墻的舉動,是他們從找不到的“地下黑市”獲得槍支彈藥的罪犯所犯下的罪行。
總有些人想要直接從米花町出去。
“如果是現在的話,前輩大概很容易就能救下我吧。”中野悠心里有些感慨。
三萬多人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米花町的市民們齊心協力、萬眾一心,他們搗毀那些犯罪組織的據點。
準確地說,是在那些自愿犧牲的人一點一滴地選擇留下來后——
那種短暫的和平和寧靜,總算是抵達了米花町。
現在米花町全部的人,大都做好了在這座城里堅守一生的準備了。
甚至,如果不是那些老人的故去、因為各種緣故“情緒犯罪化”的人員,還有那些在測量表上被判不合格而不得不離去的人……
米花町車站也許早就停運了。
但那永遠也只會是“也許”。
現在米花町的人口大概是三萬四千多一點。
那一千多人,那些“冗余”,是在過去人們和這座城市“偉大搏斗”里好不容易余留下來的。
但在這樣的氛圍里,這座城市里沒人敢生孩子。
而每個月,總會有人因為各種緣故“離去”。
也許有一天,隨著市民的數量跌倒警戒線以下,這座城市的列車站又會繁忙起來。
“但哪怕只是往后拖延幾個小時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