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川柯南】本人主動提供的【三選一邏輯】;
還有【林升】本人時不時從未來拿點東西和資料回來……
這一切都讓【本宇宙】的聯盟技術水平無疑很快上升到了極高的技術水平。
但這無疑有利有弊,那就是【循環計算機】和【三選一邏輯】無疑對于“正常的研究進程”是一種破壞。
或者說,在【環帶】完成了以后,因為兩個宇宙都處于一個【大循環】之中的原因。
畢竟,當實驗可以幾乎瞬間判斷三種結果中哪一個是最優解時。
正常研究過程所依賴的“不確定性空間”,反倒成了一種稀缺資源了。
現在在【研究層】,每一種“正常的研究結果”,如果想要得到超過“三種可能”,你反倒需要來使用cyz效應,構建出一個低rsi值領域來進行了。
還有對于【循環】本身的研究;
【cyz效應研究所】的研究;
對于“背面宇宙”的【果-因邏輯體系】的進一步發掘;
試圖對于【殼】外的探索;
對于【環帶】是否要在【第三循環紀】開始增加“儀式案件”的討論和研究……
這就像按下葫蘆起了瓢。
雖然【時究部】等時間研究部門,總算將他們的預算降下來了。
但是【魔法研究部】,以及【現實解析部】、【因果分析所】等其他能夠在較為平穩的環境里,對于【環帶】、【柯學邏輯】等要素進行研究的部門,又大有可為了。
更別提對于【柯南宇宙-002】以及【型月宇宙-001】發回來的數據進行的研究了。
不論是脫離本身所在的部門,去領導或者創立一個新的部門。
還是搖身一變稱為諸如【存在指數解析局】,又或者什么【世界渲染研究所】的新一任研究主管。
對于【研究層】的研究員們來說——
這簡直……簡直就是一片赤裸裸的未開發的寶藏和藍海!
當然,也是那條關于聯盟部門數量的曲線,幾乎是以垂直于x軸向上增長的關鍵原因。
而這些部門每一個都言之有物,甚至大部分都在最后做出了成果——否則他們連【循環計算機】第一遍初檢都過不去。
就拿【因果分析所】來說。
它旗下的一個部門,在于【敘事學部】合作后,基于【型月宇宙-001】的數據分析,就拿出了《論在型月世界觀下構建【果-因體系】的可能性研究報告》這樣驚世駭俗的論文。
這篇文章甚至被直接遞交給了柯南和林升本身,并被這兩名神圣親自進行了完善。
甚至,聯盟已經決定在下一個【循環紀】的支援里,加上這個已經被初步構建出的“技術支援”了。
更別提對于“桌子”以及對“cyz效應”本身的研究。
【cyz效應研究所】和【敘事學部】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個——
在【環帶】附近構建一個真正屏蔽蒼白太陽和【殼】的影響的,rsi值始終恒定在100的正常宇宙的計劃。
當然,他們已經完善那個計劃數百萬遍了。
在他們將那個“天文數字”的預算花費降下去以前,【執行層】是不會啟動哪怕那個所謂的《第0.000001期先期計劃》的。
……
當然了,對于腦子不夠智慧……
不對,應該是對于“靈感暫時離線”的亮亮博士來說。
從【第三周期】結束后,他的研究所就已經——嗯,怎么說好呢?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正式開張”過了。
畢竟,那個關于100rsi值環境的“意義解析”的經費,要在下個【循環紀】才可能批下來呢。
亮亮博士可不想去聯盟免費開放的【公共·萬能·無限實驗室】。
盡管,因為不堪受到【研究層】騷擾,【后勤與支持層】一怒之下推出的“大眾實驗室批量復制政策”,確實一度獲得大量研究部門的青睞——
他們干脆直接拿出四五個星團,批量化地制造出上億座“全功能”實驗室,全部長得一模一樣、配置齊全。
“可惡……那種讓紅子議員直接省事地‘想出’,那些星團都是長得一模一樣的實驗室,也未免太敷衍了吧……”
畢竟,那種魔女的rsi異常效應基底,可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