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蓋亞就因為另外的物質對于自己的掠奪而流血。
那些象征著大源,象征著星球本身生命力的魔力節點,就隨著終端附近那些有不存在的【虛數之壁】以及cyz效應的隔絕下,永遠的脫落。
“而且,我認為,我們甚至未必需要挖得那么深。”
眼神落在那些淺層交錯的魔力脈絡上,柯南繼續開口:
“畢竟,像是【妖精鄉】之類的很多地方,都能聯通或者觀測到其他的‘世界’。”
“而如果最后拿不到【圣杯】,前往【根源】失敗的話,我們就看看能不能先換個其他宇宙,嘗試前往【世界的外側】好了。”
柯南沉吟片刻,補充道:
“或者,也可以試著嘗試在【星之內海】旁邊試著掛靠一個領域——”
“當然,這是最壞的結果了。”
除非真到了萬劫不復的時刻。
否則,柯南是絕不想讓自己還有長谷川月亮,真正意義上地陷入【世界的里側】的。
他的想法是,簡單地利用【虛數魔術】,嘗試讓聯盟以“存在也不存在”的方式,短暫地掠過那里。
畢竟無論如何——
【星之內海】只是星球靈魂的記憶領域,是被淘汰者,失去未來者的居所。
是星球的夢境而已。
柯南看向長谷川月亮,他讓面前的投影,顯現出從哈伊德那里獲得,關于他幾個世紀的技術研究的全程。
失敗、失敗、失敗……
所有的歷史與經歷,都沒有顯示出它的成功。
甚至僅有的幾次發現和改進,也不過是因為外面的技術被傳播進來,讓哈伊德進行了“組合”而已。
柯南解釋道:“就像愛因茲貝倫家族的人偶技術,那個運行了幾個世紀的“哈伊德”,永遠不能做出技術的革新一樣。”
“進入【世界的里側】,就等于承認我們已被定義為過去,是星球記憶的碎片。”
“而被歸類為‘記憶’,就意味著喪失了繼續進化與變革的可能性了。”
顯然,所謂的“掛靠”在【世界的里側】,不像說得那樣容易和輕松。
柯南頓了頓,“如果那真的發生,可能未來我們對于任何突發情況的處理,都需要強行調用cyz效應來應對了。”
“而那樣的話——”
柯南抬頭目光望向那個蛋形模型,露出一抹無奈的苦笑。
“我們很可能會出現必須徹底地轉成【型月宇宙】的形式,用cyz效應,來放大這個【宇宙】的技術的可能。”
“——也就是,只能等待聯盟的救援了。”
當然,即使是這種最壞的情況,顯然也比隨著宇宙被剪定而徹底消失好得多。
“而且嘛……”
柯南聲音一頓,仿佛忽然想起某人似的,輕聲補充道,“就算沉入【星之內海】也不一定徹底沒希望。”
畢竟,以【梅林】那個家伙的例子來看。
離開星之內海,前往表側的可能性雖然渺茫,但還是有的。
……
總之,在“未言勝,先言敗”的理念下。
【鉆穿世界·一號】,也就是【躍座終端】誕生了。
而也許這就是柯南與數字3之間,不可割舍的緣分吧。
這個對于【蓋亞】的算計,簡直可以說一箭三雕:
第一,試探了【阿賴耶】、【蓋亞】以及幕后之人絕非一心同體;
第二,在傳送功能之余,對于【世界的里側】進行先期的初步偵察;
然后是最后,也是最為淺顯以及表面的作用。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