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任何一個偵探來說,破案的關鍵,無疑都離不開“時間”這一要素。
死者的死亡時間、兇手的作案時間——
哪怕只是相差幾分鐘,對于推理而言,都可能是決定性的破綻。
也許【偵探】最后,便因此無法得到一個準確的結果。
但現在看來,這個【宇宙】似乎有些不同。
就和之前提到的一樣,它似乎更在意“個人”的感受,而非某種非常確鑿的時間點。
正因如此,當這位偵探開始比對自己被間桐雁夜召喚后的時間線,將那些相關的資料投影出來時——
那些細微卻不容忽視的偏差立刻浮現。
而身為對“時間”極度敏銳的偵探,柯南當即就作出了判斷:
“不會有錯……不論是【剪定事項】,還是那些關于【特異點】、【異聞帶】的判斷標準,現在看來似乎都是以某種具體事件的【關鍵節點】來展開的。”
因此,借助對【人設】和【歷史慣性】的深度理解與精妙引導。
在確保那些“劇情節點”沒有實質偏移的前提下,柯南便成功地將assassin被“殺死”前那兩天的空余,“縮短”為了一天。
只能說,這種對于“因果關系”以及“時間關系”巧妙地運用技巧。
——恐怕也只有名為【江戶川柯南】的偵探能辦到了。
……
至于聯盟為什么要大費周章地將一切提前一天。
實際上,在發現了觀布子市和三咲町在現實里“消失”后,很容易就聯想到這一點——
既然通往觀布子市和三咲町的“路”會消失,那么那個幕后之人,沒有理由只能夠做到這一點。
也就是說,除了冬木市外的事物,同樣極有可能都會被以類似巧妙的方式,進行阻隔。
如果將歷史比作一架滾滾向前的馬車,那這場博弈便是——
聯盟,試圖在馬車軋上舊有的“車轍”,即【歷史慣性】之前,將其提前拓印保存;
而真正的敵人,則正試圖抹去那些痕跡,讓試圖跳上“車”的聯盟,失去追趕的可能。
因此,為了防止在當初那個關鍵節點——
例如,為了防止在伊莉雅被轉移的那一刻,雷蒙德卻突然發現整個愛因茲貝倫家都已被化作“幻影”、無法接觸……
于是,圣杯戰爭開始后的“第三天”,在事情發生的時間軸上,被聯盟巧妙地挪到了“第二天”去了。
……
實際上,從這里已經可以清楚看出,聯盟很早就將多線部署進行到了極限。
考慮到時間有可能非常緊迫,柯南幾乎可以說是同時在推進四條計劃的主線。
比如,其中有些“事件”的時間邏輯,甚至乍一看是完全矛盾且沖突的。
例如當久宇舞彌前往海關所,偷取切嗣未曾按時送到的武器時。
她另一邊卻又待在旅館的房間里,注意到關于“孔洞”的新聞,并在探查后將情報傳遞給衛宮切嗣,提醒他情況有變。
這應該是不可能同時發生的事情。
不過嘛……就和柯南當時對遠坂時臣所用的誤導方法一樣。
這只是簡單的“先上車、后補票”的把戲罷了。
劫持久宇舞彌與衛宮切嗣的通訊線路,借助雙方的情報死角進行看上去“沒有時差”的誘導……
對于聯盟來說,這實在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甚至早在【本宇宙】就用過不知道多少遍了。
而現在,看著投影中即將抽完那一支煙,走進旅館和久宇舞彌接觸的衛宮切嗣。
柯南輕聲念出此刻已經落入聯盟計劃之中的這幾組英靈:
“rider組、berserker組,還有即將被召喚出來的caster組和抵達冬木的saber組……”
柯南眼神微沉,他用指尖輕敲了一下空氣,在任務計劃表里,追加上幾條調整后的推進線。
“嗯,下一次階段的話,就是在caster退場后,對于lancer組的主導權交易。”
畢竟這位來自【時鐘塔】的天才君主,聯盟當然也不可能放過。
想起原本【歷史慣性】中被衛宮切嗣一槍廢掉,從人生巔峰墜入無底深淵的肯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