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申博士,我第一反應是驚訝,那個函數輸出的結果也是‘驚訝’。
當遇到任何情況,函數計算出的結果,都跟我的反應一模一樣,那么那個函數,也就是我了。
我當時聽到后,只感覺有意思,問他這有什么用。
他跟我說,當他意識到這點后,他覺得以往對生命的認知,似乎有些狹隘了。
我們尋找外星生命,尋找其他有智慧的生物,都是以我們自己為原型,以大陸上的生命為原型。
可是生命的具體定義,到底是什么?
一個面對特定情況,會輸出特定結果的東西,是否就可以被稱為生命?
照這樣看的話,我們人類,也就是一個極度復雜的函數。
如果將這個函數簡化呢,變得很簡單,只能處理最簡單的輸入。
比如被風吹了,會輸出一個‘飄走’的行動,那么這個簡化的函數,是不是一個生命體?
照這么看,一個紙片,也能被稱為生命了?
如果不能的話,那就意味著,當一個函數太過簡單,就不能被稱為生命體。
一個復雜的函數是生命,一個簡單的函數不是,在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
當函數復雜到什么程度,它才可以被稱為生命。
說實話,聽到他這些話,我第一反應是,這哥們做實驗走火入魔了吧。
我就問他,你研究這個有什么用?
他說有用,很有用!這關系到,那顆神秘的星球,到底是不是生命體。
‘我們對生命的認知,是不是有些狹隘了?為什么一個星球,不能是一個生命呢?’申博士問我。
我一個武夫,怎么回答得了。
申博士也沒打算讓我回答,他接著說道——
‘我覺得我們的世界,可能也是一個生命體,只是我們無法理解、無法溝通而已。
長生,你想啊,我們自己的人體,是由無數的細胞,還有一大堆骨頭組成。
這些無數的細胞,像不像一個個人;身體的骨頭,像不像山川河流。
這么看的話,我們其實也是一顆顆星球。我們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由無數的生命體和骨骼血夜,組成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那么我們的世界呢?世界由我們人類、無數動物組成,還有山川河流組成。
類比下來的話,我們的星球,是否也是一個新的生命?
只是站在我們人類的角度,我們無法理解。就像是一個個細胞,無法理解我們人類的活動。
我們頭腦中的思維風暴,對于腦細胞來說,就像是人類看到了一場暴雨和閃電。
細胞這種生命層次,無法理解人類的生命層次。
就像人類的生命層次,無法理解星球的生命層次。’
申博士對我說——宇宙很可能,到處都是各種生命體。
只是所處的層次不同,無法互相理解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