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做出這番決定,不出趙禎所料,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無論是投誠的多綠營兵還是清水教教民,都深知,此處容不下他們。一旦趙禎離開,就是臨清新城的清軍參將烏大經,也敢出城剿滅他們。
雖然當中許多人會成為失智的兵種,但是隨著階位提高,終歸可以恢復過來。只是時間久遠,并且也不易成功,當然,這句話趙禎不會告訴眾人。
趙禎見綠營軍和清水教教民都下定決心,愿意跟隨自己離開,趙禎也做出承諾,會為眾人劃撥土地、房屋,從事各自所擅長的營生。
眾人聽了,低落的心情總算有所恢復。趙禎趁熱打鐵,讓吳用將眾人信息登記在冊,并書寫了身份銘牌,讓眾人各自帶好。
姬茗菡、姬茗萏二人幫襯著,這項工作也忙碌了兩天才完成。
期間,趙禎也不閑著,和晁蓋、廣惠、鮑旭三人帶著樸刀兵,并完成登記的和不曾輪到的教民、綠營兵,再次進入臨清舊城,如蝗蟲過境一般,將舊城翻了一遍。
尤其是大戶人家的宅子,更是連房子都推倒了,把梁、柱等大材都拆走了。這一番折騰,還是讓趙禎找到了些好木料,在一家大戶人家的正房里,拆出四根金絲楠木大梁。
其余木料也都是回梁山縣后能直接用上的,畢竟有句話說的好:“棗木柱,榆木梁,沒有椿木不蓋房。”而這些木料都是結實耐用的。
至于其他大大小小的家具,衣衫,鍋碗瓢盆等趙禎也不嫌棄,都讓眾人收集起來。回去后,按出力多寡分給眾人,也算是一份家私。
對于趙禎來說,除了這四根金絲楠木的大梁,一套雞翅木桌椅,十幾張好床,更在一處地窖中挖出一窖金銀。
說是一窖金銀,其實是六個金銀疙瘩,形如冬瓜。一個是金子鑄成的,重200斤,剩下的五個都是銀子鑄成的,重220斤。挖出來后,眾人見了都嘖嘖稱奇。趙禎美其名曰“金冬瓜”和“銀冬瓜”。
忙著統計信息的吳用見了,也給這六個金銀疙瘩起了個名字,叫做“沒奈何”。
眾人不解,吳用說道:“若是把金銀都鑄成這般模樣,便是有小偷進入府庫,也只能望金銀興嘆,雖是金山銀山,可惜搬不動,不正是‘沒奈何’嗎。”
眾人聽了,大笑不止。
除了這些收獲,趙禎也把從清軍將領身上繳獲的寶物仔細看了一遍。
首戰偷營,俘斬仙鶴林、音濟圖、剛塔布三人,繳獲三身盔甲,兩領【白緞鐵葉棉甲】,一領【鎖子錦鐵葉盔甲】,兵器兩柄【乾隆侍衛刀】,一柄【魚頭形環首刀】。
萬朝興、瑪爾清阿身上繳獲一領【白緞鐵葉棉甲】,一領【鎖子錦鐵葉盔甲】。兵器兩柄【魚頭形環首刀】。
春寧身上繳獲了一領【白緞鐵葉棉甲】,一柄【乾隆侍衛刀】,一匹【大宛騮】。
拉旺多爾濟、徐錕、巴圖保三人身上繳獲一領【白緞鐵葉棉甲】,一領【大葉紅銅甲】、【八楞卷沿荷葉盔甲】,兵器兩柄【乾隆侍衛刀】,一柄【虎牙槍】,一匹戰馬【雪點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