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聽了,捻動手中硨磲十八界珠道:“大官人,這硨磲不愧是佛教七寶,雖然供奉時日不多,卻都已經沾染佛性。”
說著引趙禎去前面大殿,先拿起白硨磲牡丹如意,遞給趙禎,說道:“大官人,這件如意,最先沾染佛光,全靠馬廟村善信李老夫人之故。老夫人雖非出家人,念佛日久,反而生出無窮佛光。這如意經她一摸,依然有佛光生出。”
趙禎看時果然多了個效果:佛光,凝神靜氣,壓制妖鬼。
趙禎笑著說道:“當日見老夫人,還曾送我一件桃核念珠。未曾想到,老夫人竟然身具慧根。”
見趙禎滿意,圓通又拿起桌上的缽盂,端到趙禎面前,說道:“大官人,這些念珠,老衲數過了,大大小小632顆。今日早上剛剛看過,沾染佛光的有145顆,都在這個缽盂里。未曾沾染佛光的,仍舊供奉在佛前。”說著,指了指另一個缽盂。
趙禎道:“不錯,畢竟時日尚短,能有這些,算是不錯了。”
圓通道:“這是老衲師兄禪堂維那圓聞的功勞,每日使僧眾于此念經,引導善信檀越于此禮敬三寶。這件骨木鑲嵌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如今也凝聚了佛光”
趙禎道:“既是圓聞大師的功勞,請圓聞大師一見。”
圓通用手一指,原來圓聞就坐在殿中,手拿念珠,閉目嘴動。
趙禎挑出一般大小的十八粒硨磲珠子,走到圓聞面前,道:“圓聞大師有禮,弟子有十八粒硨磲珠,送與維那。”
圓聞睜開雙眼,也不推辭,伸手接過珠子說道:“阿彌陀佛,貧僧多謝大官人賞賜。”說罷,依舊閉目誦經。
趙禎回了一禮,走回大殿中央,圓通說道:“大官人,這《心經》可能在寺里多放一段時日?老衲也修持《心經》,見此多有明悟,想借此修行一段時日。”
趙禎道:“既然對大師有用,就暫放在蓮臺寺,供眾僧觀摩參悟。過段時間我再使人來取就是。”
圓通道:“不敢勞煩大官人,三五個月,老衲自然將此物送回大官人莊上。”
兩人一邊交談著,一邊往后邊走去,正遇到游覽完蓮臺石佛的扈三娘一行人。扈三娘笑著上前道:“相公,這石佛好生神奇,竟然有梵音回響。”
趙禎道:“沒讓三娘失望吧?”
扈三娘點頭道:“我在石佛前走了走,只覺輕松無比。”
見扈三娘游覽完蓮臺寺,趙禎對圓通說道:“大師只管參悟,我還要走一趟雪山峰大營,今日就先行告辭。”
說著,使人帶上如意、珠子,與眾人一起出了蓮臺寺。順著山路,一行人慢慢爬上雪山峰。
因不少老兵送到二龍山之故,雪山峰大營如今空曠不少。將領更是只有石秀、薛永、杜遷三人。
趙禎道:“三位兄弟,近日如何?”
石秀道:“勞大官人掛心,這些日子配合造甲作坊整改盔甲,宛子城大營也時時去一趟,選拔軍士。營中士卒操練也不曾懈怠。大官人可要可士卒操練?小弟訓練的袞刀盾兵如今有些模樣了。薛永兄弟所練的長桿兵,戰場歷練一遭,更是士氣高昂,操練起來愈發賣力。”
趙禎道:“如此就好,我這趟來,主要是往蓮臺寺一行,兄弟這里只是順路過來看一眼,請杜遷兄弟隨我去一趟主世界,稍后就走。”
石秀道:“大官人,可是要征戰沙場?小弟愿為先鋒。”
趙禎搖了搖頭,道:“沙場征戰自然少不了兄弟,這回并非沙場征戰,只用幾個兄弟就可。之后,還要留杜遷兄弟同宋萬兄弟駐守主世界。白勝兄弟如今外出探查,這段日子就要辛苦二位兄弟了。”
石秀、薛永二人連道:“大官人放心,我二人理會的,斷不會出了紕漏。可惜不能隨大官人去主世界活動一番。”
鮑旭道:“這回大官人也不帶我與焦挺哥哥,大官人安危可就要拜托杜遷兄弟了。”
杜遷道:“兄弟放心,有我杜遷在,斷不會讓大官人傷著一絲一毫。”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