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道:“學究,后日清晨出發,申牌時分兩路兵馬也該到了吧?”
見吳用點頭,趙禎道:“既然如此,我這就寫下調令,讓幾位兄弟做好準備。后日直奔荊門鎮。爭取夜里就在鎮里宿營。”
“對了,牛頭山可在這片地界嗎?”
吳用搖頭:“牛頭山還要往北些,中間還隔著幾座土丘,最高的金山頂,也就百十米高。此處地界與荊門鎮只隔著三里的迷霧,只是取水不便,都是旱田,只有一個戶數不足50戶的村坊,以放牧為生,范姓居多,莊戶自稱此地為范莊。”
“這里的人雖少,確彪悍許多。與梁山上的上王村一般,人人會張網粘雞雀,下套捉獐兔,舞刀射箭也不在話下。雖然人少,仗著山中林木藏身,反不如荊門鎮好收拾。”
趙禎道:“學究,如今這情形,胡亂擴張樹敵不說,防護負擔也大。我想著不如先把水泊周邊村坊探明占下,靠著水軍,無論去哪里都方便。”
“此處村坊不外是隸屬東平府和濟州府的,趁著我家岳丈還在任上,先占了東平府所屬的這些村坊。后占濟州府村坊。”
“如此,今后只要小心防備濟州府就好。畢竟已經做過了兩場,今后自然也不能善了。”
吳用聽了,細細思量起來。
“大官人說的不錯,如此不僅梁山縣地界也能擴大,治下莊戶增多,而且樹敵也少。憑借水軍便利,周邊村坊也都能照顧到。”
“不錯,如今孟康兄弟又造好了兩條三桅戰船,五條雙桅戰船,走舸十二條。憑借這些戰船,足夠再招募一都水軍。”
“那劉廣家的二郎,也是熟知水性,能操舟船,到時候讓他做個都頭。玉皇頂那里新建一座水寨,今后他就駐扎在那里。與駐扎在青龍山董樓村的阮小七一東一西,每日巡視湖面,照看村坊,一旦有變,也能快速通報。”趙禎說道。
“這也只是我胡亂想的,等占下荊門鎮,再請蕭讓、朱武等幾個兄弟參詳。若是可行,今后就逐步實施,若是不成,再想別的法子。”
吳用點頭道:“依我看來,這計策最好不過。”
二人商量過后,吳用告辭離去,回縣衙準備去了。這邊,趙禎也寫好調令,用了印,使人送去各處,只等后日廝殺。
晚飯時分,趙禎夫妻一同用飯,趙禎對程婉兒道:“娘子,后日我要帶兵出去一趟,也就三五日功夫,娘子照看家里。”
程婉兒聽了,連連點頭:“相公放心,我理會的。董老道那里已合了八字姻緣,劉氏旺夫,婚期定在七天后的六月十二。”
趙禎聽了,點了點頭:“娘子安排就好。”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