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笑道:“這里背靠水泊,西有群山,南有沼澤,往東都是迷霧,只有往西一條官道,地勢還算不錯。如今縣衙駐地的東溪村、西溪村兩處倒是應該新修城墻,圈在一處。把大官人這處莊子也圈在里頭,將來也有城郭模樣。”
蕭讓道:“修建城墻,可是要耗費許多錢糧。村坊都有土墻,這個倒是不著急。讓陶宗旺的【匠作營】先選址,提前燒制青磚,大石,秋后征調徭役,慢慢修建。”
趙禎聽了,也點了點頭,說道:“既然二位兄弟也沒意見,明日就起兵征討荊門鎮,吳用兄弟隨我一路,朱武兄弟隨林教頭一路,參贊軍機。蕭讓兄弟這里···”
正說著,丁安敲門進來,不等趙禎說話,丁安手拿鴿信遞給趙禎。這丁安是趙禎府上原先西溪村八大管事丁疇的大兒子,因趙禎讓趙十七郎訓練信鴿,這丁安表現得不錯,又是知根知底的,就提拔做了莊上專管首發鴿信的小頭目,手底下管著四個鴿夫。
這鴿信趙禎早就有規定,無論早晚,見信立刻送來,因此剛接到鴿信,丁安就送了過來。
趙禎打開鴿信看了一眼,揮手讓丁安下去。隨手把鴿信遞給吳用三人,等三人看過后,趙禎問道:“三位兄弟以為如何?”
吳用笑道:“看來這生辰綱與大官人有緣。”
你道為何吳用這般說話,卻原來這信是獨龍岡朱貴送來的,信里的內容卻不一般。
原來這信中說道:青州以金珠,采買鎧甲軍械馬匹。
趙禎問道:“這事如何?”
朱武道:“大官人,我如今府庫里還有上千套舊皮甲,都是繳獲遺留和用制甲作坊新制的皮甲替換下來的。上回交易之后,我想著這些皮甲將來或許有用,讓侯健兄弟也使人修補過了,只是成色不如上回那500副。鐵甲只有七八十副。”
蕭讓道:“我本想著將這些皮甲每處村坊留下三二十副,同樸刀一樣,編上號碼,作為鄉兵武備。如今既然有人來買,鄉兵改用藤甲就是。”
趙禎道:“可惜,還要一兩個月這批藤條才能編織成甲,要不然還能賣一批給宋公明。”
吳用道:“制甲作坊里鐵甲、皮甲每日都有產出,縣里也無大的戰事,這批舊甲賣出去也好。如此看來,青州那里戰事怕是要起。”
蕭讓道:“這趟交易后,無論成敗,怕是青州那里不會再過來買甲了。”
“奧?”趙禎疑惑道。
“若是宋江一伙輸了,自然被剿滅。贏了,繳獲的官軍鎧甲也足夠使用。”蕭讓道。
“豈非這次要多賣些甲胄給他,一副舊甲賣出新甲的價錢,這買賣今后可碰不上。”趙禎道。
朱武道:“左右軍寨和寶珠寺抽調一批甲胄確實可行。”
趙禎沉吟片刻說道:“我這就回信,讓朱貴兄弟把人送來。明日出征不變,學究留下接待青州來人,也打探一番青州宋公明底細。甲胄若是有缺,先從郝山峰左軍寨、雪山峰右軍寨抽調,以皮甲為主,鐵甲最好不動,畢竟打制不易。蕭讓兄弟做好準備,若是一切順利,飛鴿傳信,兄弟帶人去清仗土地,登記人口。”
眾人點頭,各自下去準備。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