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聽了笑道:“學究這【智多星】的綽號,可不是白叫的。”
議定了荊門鎮駐守好漢,趙禎道:“如此請兩位軍師寫下任命,今日用印,送去各處。”
讓人送來紙墨,趙禎三人各自起草政令,用過印后,使莊丁分送各處。
趙禎也喚過趙興,把自己寫給泰山程萬里的書信遞了過去,開口道:“都管,你拿了我這信,明日叫幾個軍士護衛著,走一趟東平府,拜見泰山大人。娘子那里若有什么書信禮物,也一并送去。”
趙興接過書信,自去后頭尋程婉兒。
趙禎又接著問道:“朱武兄弟,水軍招募的如何?”
“大官人放心,如今都知參軍不光俸祿多,其他便利也多,自然人人爭先。沿湖各村,多有打漁的漁戶,聽聞招募水軍,都是踴躍報名。可惜只招募250人,還有許多沒選上的。如今都送去了宛子城,先操練一個月。”朱武回道。
吳用笑道:“只一張清涼竹席,多少富戶求購不得。大官人先緊著軍中士卒,不知讓多少人眼饞。”
“如此,我再補一道軍令,讓劉麟也去宛子城,除了操練軍士,平日也讓軍士適應戰船。”趙禎說著,又寫了一道軍令,使一個莊丁送去劉廣住處。
不說趙禎三人在廳里計議縣中軍事,只說劉廣家,因定了劉慧娘的婚事,這幾日全家都忙著將運來的箱籠打開,挑選嫁妝。
這日,嫁妝都完備了,劉廣一家都在廳里閑聊起來,劉麒、劉麟兩人的媳婦莊蕓、鐘泠兩個,不免打趣劉慧娘,逗得劉慧娘面紅耳赤,低著頭,不敢說話,全無平日伶俐模樣。
劉母、劉夫人兩個也由得兩個媳婦調笑,正說著,帶來的一個莊客進來說道:“大人,大官人家管事趙集在外頭求見。”
劉廣道:“快請。”
劉廣家也是武將世家,女子拋頭露面只是尋常事,又以為是劉慧娘的婚事,因此女眷都不回避。
只見趙集進來,拱了拱手,掏出公文遞給劉廣,嘴中說道:“賀喜大人,今日大官人與吳用、朱武兩位軍師商議,下了令,請大人坐鎮荊門鎮,為營指揮使,統管500步軍。”
劉廣接過軍令,見上面果然寫著任命,并有副將劉麒、李三兩人為軍中都頭的言語,劉廣正要說話,只聽趙集接著說道:“聽大官人說,還要請東平府程大人代為打點,若能請封大人為荊門鎮兵馬總管最好。”
說完,不顧劉廣挽留,辭了要走,劉廣道:“趙管事,喝杯水酒再走不遲。”
趙集道:“今日還有別處要去,等劉娘子入門,今后自然多的是吃酒的時候。”
送走了趙集,劉廣皺著眉頭,將公文遞給劉麒。
劉麒看完,拿著公文道:“爹,怎么沒有二郎的任命?”
劉麟聽了,從劉麒手中拿過軍令,見果然沒有自己名字,不禁有些氣餒:“怕是當日我與呂方比武,我輸了一籌,沒能入妹婿眼里。”
“二郎不需如此,我與爹常駐軍中,家中還需你多多照料。二郎若是有意軍中,等秀兒入門,立住了腳,到時候再讓妹婿給二郎尋個職司就是。”劉麒安慰道。
劉母道:“我等有手有腳,家中自有使女、養娘照料要二郎在家做什么,老身厚著臉皮,去問孫女婿討個職司給二郎就是。”
說著,劉母就要起身,劉廣趕忙攔住。好言勸慰,這才讓劉母熄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