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阮小二、阮小五二人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回到石碣村。
趙禎這里早早安排下宴席,當夜,眾人慶賀大勝不提。
話說張勇帶著幾個騎卒,也不去王臺鄉,連夜逃回濟州城。當夜,悄悄拜見了太守苗尚高。說話間不免夸大梁山縣兵力,只聽張勇道:“相公,我等被這些坐地戶蒙騙了,這些人必定有梁山縣探子。我等剛沖入石碣村,就被馬軍突擊,若不是小人見機的快,恐怕都不能回來。”
苗尚高聽了張勇的話問道:“張都監,梁山多少人馬?”
“只小人粗略的估算,馬軍不下兩千,后頭的步軍總也要三五千。水路是三都緝捕使臣何濤統領,小人著急回來報信,以此并不知何觀察那里如何了。只是若真如這些胥吏財主所說的那般,石碣湖常駐一支水軍,只怕也是兇多吉少。”
“相公,如今這情勢,只恐梁山縣不肯干休。”
苗尚高聽后,慌忙問道:“蔡太師讓我來,可不是和梁山縣做對頭的。如今可怎么辦?”
“相公,我等初來乍到,難免被下頭的人蒙蔽。小人當初贊同出兵,也不過是想著借此操練兵馬。畢竟梁山縣只是個羈靡縣,偶有廝斗,也屬平常,朝廷并不追究。如今,只怕梁山縣打過來,我等只能守御府城,這征召錢糧,操練兵馬的差事,只怕都要耽擱,太師那里恐要見責。”張勇回道。
“不錯,太師那里最是緊要。如今太師深恨青州宋江,我二人來濟州也是為了此事。如今首要是平息梁山縣的怒火,別的都不打緊。”
說罷,苗尚高皺著眉頭接著說道:“如今可怎生是好?”
“相公,明日一早,我使人探聽一番,看看這個趙禎有什么喜好,到時再來商討。想來明日何濤那里也當有消息傳回來。”
張勇雖然疲憊非常,因這事,也不敢下去休息,二人就在苗尚高這里枯坐半夜。
當初接風宴上,聽聞梁山縣占了石碣湖,漁貨都不再往城里買賣,苗尚高聽了,只覺的是侵吞了自己財路。想著一個小小的羈靡縣,能有多大能耐,自己正可以拿來立威,又能重奪石碣湖,多一條財路。這才一力主張,要出兵拿回石碣湖。不想,梁山縣兵勢如此強盛。
第二日,張勇去營里找來本地兵勇,打探消息。一番打探,這才知曉,梁山縣趙禎收攏了許多好漢,以此縣里多的是精兵強將。自己還納悶,自聽了要征伐石碣湖,這幾個統兵的都頭、虞候都告假在家。
原來上任太守也曾發兵征討過,團練使黃安一去不回。見識了梁山馬軍沖陣,張勇自然知道,恐怕也是讓梁山縣殺敗,全軍覆沒。絕非什么在迷霧中迷失了。
至于趙禎喜好,別的倒沒打聽出來,只知這人好女色,年紀輕輕,就納了好幾房妻妾。再有一樣就是每日習武不輟,其他的就沒人清楚了。
打聽清楚后,張勇強忍困意,去苗尚高府里,稟報消息。
聽了張勇的話,苗尚高皺著眉頭道:“我這里倒是打探到,這人是東平府知府程萬里的女婿,這程萬里是童樞密門下門館先生,與我等也算是一路人。不如請程太守作為說項,也免兩處廝殺,驚擾了這滿府黎民百姓。”
張勇聽了,連連稱贊苗尚高一心為民,二人正說著,門房過來稟報道:“相公,外頭有七八家人,說是王臺鄉鄉長、三老,有事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