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梁山州各處孔目、曹司、書吏、令史、主事、都事、知印、虞候、堂吏、勾押、都頭、公人、書手、典庫、吏典、貼司等吏員,分出半數有功之人,送去各州府提拔任用,以助各處安穩地方。”
“陳希真、公孫勝為道正,喬道清為副道正,廣惠為僧正,魯智深、武松、鄧元覺為副僧正,樊瑞、吳角、圓通、圓光為功德使。你等僧道,除去僧正司、道正司本職,各兼一個巡查使的名頭,可各處行走,察訪民情。只有察訪之權,無判罰之權。”
“我等草創,諸處官吏不足,待金秋開科取士,再使人充實各處,逐一完備各處州縣通判、推官、參軍、縣丞、主簿、縣尉,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聽了趙禎安排,雖早有預料加官晉職,聽趙禎一口氣任命了這許多官職,也是不覺心里澎湃。
徐青娘站起來拱手道:“相公,我等都安排的好了,慧娘怎不見你安排?”
趙禎笑道:“諸州縣公文,除了吳用、朱武二人輔佐,慧娘自然也會參與。這【女諸葛】時時在我身旁建言獻策。”
扈成道:“妹夫···,呃,相公,下官不曾理政一方,如今提為濰州知州,只怕要出紕漏。”
趙禎道:“濰州僅靠青州,又是個小州,你任司戶參軍許久,州中事務處理得當。如今各處缺少人手,你且署理濰州,若是做不好,到時候自然要撤換。”
“諸位上任后,可察舉德才之士,一旦通過路中考校,便可任官。畢竟開科取士還早,各處政事卻不能耽誤。”
“至于各處州府駐軍,暫時不動。我與軍師吳用、朱武二人還要商討一番,等青州宋江招安之后,再行調整。”
“若無異議,今日宴后,諸位兄弟各自交接一番,就去上任去吧。”
蕭讓道:“小可還有一事,請相公早做定奪。”
“蕭知州請說。”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相公當有公文故牒下達方好。”蕭讓道。
“不錯。”眾人紛紛贊同。
趙禎道:“既如此,就請新任機宜文字吳用、朱武、劉慧娘書寫任命,我來用印。”
說著,趙禎讓佛手將自己常帶身邊的【天正印】拿來,對眾人展示一番道:“這印還是別處世界天正帝朱洪基之印,往后我這里下達的公文故牒都加蓋此印如何?”
“日月永昌?”陳希真念道。
趙禎聽了,點了點頭,將這方大印來歷說了。
眾人不覺將目光看向坐在下頭的朱洪基。
朱洪基道:“小人早就投靠了相公,這印若是還能有這用途,倒也不枉費了這塊好玉。”
蕭讓道:“相公還有一方廣惠大師雕刻的【趙禎押印】,不如也一同用上。后頭讓金大堅兄弟為相公另制大印,仿天子六璽而用。”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