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助聽了樂和的話,心里暗道:難道趙禎真個受傷頗重。傳言不少,不親眼見見,只怕弄不清楚。
想到這里,又聽吳用這話,李助道:“軍師哪里話。這結盟,必然要有誠意。我來時,楚王命我送來一件【牛首獸面紋銅方鼎】,作為盟誓之用。”
吳用搖頭道:“楚王不能親來,準備的再多又有什么用?”
李助道:“軍師,如今山南戰事正烈,楚王尚且使我前來梁山,足見楚王誠意。無論如何,也要讓我見相公一面,若是相公仍舊不同意,我也好死心,這就回南豐,稟報楚王。”
“大好形勢,如何視而不見。一統天下不敢說,叫相公稱一聲梁王總能辦到。到那時,軍師等人,哪個不是更進一步。”
吳用沉吟片刻道:“我去回稟相公,見與不見,卻不能保證。”
李助聽了,連連稱謝。
翌日,輾轉反側一夜,李助終究見到了趙禎。
看著面色蒼白的趙禎,明顯是強撐精神,李助問道:“相公這是?”
一旁的吳用開口解釋了一番。
李助一面聽著,一面暗自盤算。
等吳用說完,李助先是稱贊一番趙禎義氣深重,而后道:“相公,如今朝廷奸臣當道,讒佞專權,非親不用,非財不取,這才叫天下板蕩。相公如今治理一方,麾下精兵強將無數,便是不為自己考慮,也應為麾下百姓、軍士思慮,絕不能叫山東之地再淪落到朝廷治下。”
“群星閃耀東方,天象預示,正應相公這里。如今朝廷精銳禁軍,或守護邊境,或征楚王,或剿吳王。汴京空虛,正是天時、地理、人和,三者全占。此時起兵,正是攻滅趙宋之機。”
趙禎聽了,開口道:“且不說汴京城池高大,糧草無算,城中百姓更是數以百萬計,稍加驅使,守城綽綽有余。先不說能不能打下開封,便是能攻下開封,這天下不也要陷入混亂嗎?到那時,我等互相爭戰不休,更是民不聊生。”
“再者,我如今有傷在身,不能率軍出征。這取汴京之議,不過是個笑話。”
話音剛落,李助連忙開口道:“相公憂心治下百姓,真仁君也。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不滅趙宋,有這般貪官污吏,百姓永無寧日。”
“至于相公所憂軍閥割據,戰亂不休,卻不必擔憂。楚王已考慮到,使小人來此,正為結盟。以京畿路為界,河北兩路,京東兩路,淮南兩路都歸相公所有。江南兩路,福建路,廣南路都歸吳王,楚王則占據京西、秦鳳、永興等地。”
“三家大王都非世家貴族出身,最是明白百姓苦楚。我等三家盟誓,互不攻伐,三分趙宋。”
趙禎聽了,眉頭直跳。
趙禎咳嗽一聲,一旁侍奉的白芷得了信,皺眉道:“今日相公累了,軍師且招待客人,等相公休息的好了,卻再來說話。”
吳用聽了,連忙拉著李助出了白石莊園。路上,吳用對李助道:“李先生,這等大事,相公必然是要親自統兵的。如今你也見了,相公確是有傷在身,這事便耽誤了下來。”
李助道:“相公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