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北面的兩浙路瑞安府,成為了與淮南東路最南端的通州接壤之處。
兩處地界,隔著長江相望。等魯智深收到盧俊義傳書,已過去了五日。散出探子,探明瑞安府北側迷霧消散,又過了兩日。
等盧俊義率領大軍趕來,已過去了半月之久。
這期間,魯智深、武松六人,自然也不是什么都沒做。
因沒了防守西側邊境的壓力,六人集結兵力,以【太湖蛟】卜青,【卷毛虎】倪云二人為先鋒,先一步從海中駛入長江。
先攻占崇明鎮,而后運步兵攻海門。因金軍入侵,趙構一面在主戰派張浚、虞允文、李綱、宗澤、趙鼎等人建議下,下令眾將率兵抵御。一面又使主和派的秦檜、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暗中出使議和。
整個南宋北境都在金國鐵蹄之下。官兵、義軍、草寇、水賊、金軍早亂成一團。而通州,地處一角,并非防御重點。
魯智深領兵一千,從南側登岸后,這海門縣知縣竟以為是朝廷官兵北上,領人出城迎接。
得了海門縣,武松等人也隨后登岸。瑞安府只在最北面的樂安縣駐扎一千步卒。而后,留【虎爪】顏六領一千步卒鎮守海門,其余三千梁國步軍,三千水軍,直奔六十里外的靜海縣、利豐監。
打著“趙”字大旗,這兩處也不費吹灰之力拿下。
而后,大軍就駐扎在靜海縣,等候盧俊義領大兵到來。
兩處縣城之所以如此輕易而下,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如今通州、泰州并沒多少官軍。金國入侵以來,完顏昌、阿里刮等金將,在淮南東路連敗官軍。
楚州已被金軍攻占,守將趙立戰死。
這個張榮、賈虎,在位于高郵軍、楚州之間,綿亙三百余里的樊梁、白馬、新開三個湖泊內襲擊金軍,屢獲勝捷。遠近響應,眾至萬余,聲勢日盛。
如今除了金軍,淮南東路勢力最大的就是張榮、賈虎二人率領的這部山東義軍,高郵軍守將薛慶獨木難支,不得不和張榮、賈虎結盟,共抗金軍。
陸戰張榮、賈虎也是不敵元帥左監軍完顏昌,趙立戰死后,張榮孤軍不敵,焚毀積聚糧草,引軍撤退至通州、泰州。
通州在后方,張榮征集糧草、丁壯輸送泰州,通州空虛。自然輕易而下。
魯智深攻取通州之際,張榮在泰州設伏,于縮頭湖,大敗阿里刮其眾,遏制住金軍兵鋒。
聽聞后方通州被梁國占據,張榮不敢聲張,和賈虎暗暗商量道:“兄弟,如今這局勢,我等兩面受敵。雖然大敗金國水師,陸上廝殺,只怕還有一番苦戰。”
“如今,通州被梁國占據,只怕通州征調的這部丁壯人心不穩。”
賈虎聽了道:“哥哥,我二人本不愿降伏金軍,這才起兵。麾下也多是從京東路來的壯士。如今早就傳遍了,那梁國國主就是當初的梁山水泊的【小孟嘗】趙禎。我等與他還是鄉里。”
“我等在前線打仗,后方糧草、兵刃,從來不曾調撥齊整。全靠我等自籌。若不是不愿降異族,誰肯為這等朝廷效命。不若我等投了梁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