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看看面色鐵青的和珅,又看看自認為一臉正氣的秦檜,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這個…二位大人都是為了公務,一片赤誠,何必傷了和氣呢?”
他搓了搓手,看似在打圓場,實則心思急轉。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和珅眼看要倒,秦檜想踩著前者更上一層樓。
自己若能在此事中巧妙周旋,既能彰顯自己制定規章的權威,又或許能從中撈到些好處,或者至少避免引火燒身。
他翻開手中的檔案冊,慢悠悠地說道:
“秦大人所言條例,確有其事,乃是奉丞相之意,為規范政務所擬啊。”
“和先生急于求成之心,下官也能理解。不過……”他話鋒一轉,看向那片試驗田:
“這農事艱難,樹庭新種不服水土,也是實情。”
“若因此便嚴懲和大人,恐寒了為國效力者之心啊。”
和珅一聽,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附和:
“趙先生明鑒!正是此理!”
秦檜則瞇起眼睛,看著趙高。
趙高繼續道:
“依下官淺見,當務之急,并非追究責任,而是如何向丞相呈報,既能體現和大人之辛勞與困境,又能展現我等竭力尋求解決之道之決心。”
他看向和珅:
“和大人,您先前準備好的說辭雖有道理,但空口無憑,難以取信。”
“不如找一些更實在的佐證?”
“比如,一份由多位資深學者聯名簽署的觀察報告?”
他又看向秦檜:
“秦大人精通律法文辭,這報告如何撰寫,方能既陳述事實,又規避風險,凸顯困難的同時不失積極進取之態,恐怕還需您多多費心斟酌。”
最后,他對自己說道:
“至于下官,或許可以立刻著手,將近年來奧赫瑪糧食作物上遇到的困難整理歸檔,作為背景資料附上,以佐證和大人之發現并非空穴來風。”
趙高這一番話,看似在和稀泥,實則給三人都找了臺階下。
并且巧妙地引導他們將精力從互相攻訐轉移到“制造”一份能應付顏歡的、看起來像模像樣的綜合報告上。
和珅需要活命,秦檜需要展現價值,趙高則需要鞏固自己規章制定者的地位。
“好,我這就去辦!”
和珅立刻發揮他協調資源的特長,威逼利誘找來幾個不得志的老學者,在秦檜潤色的報告上簽了名,并“回憶”起一些關于地脈的“民間傳說”。
秦檜則絞盡腦汁,用極其精妙、模棱兩可卻又顯得專業無比的文辭。
撰寫了一份將失敗原因主要歸咎于“客觀條件極端特殊”、“研究進入深水區”,同時大力鼓吹“和珅大人親力親為、發現問題”、“急需更多資源支持以攻克難關”的匯報。
……
兩個小時后。
黎明云崖,偏殿。
顏歡斜倚在鋪著不知名獸皮的寬大座椅上,指尖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扶手。
他面前那張由整塊暗色木材雕成的桌案上,赫然攤放著那份墨跡似乎還未完全干透。
由和珅、秦檜、趙高三人“通力合作”完成的“關于圣城新種試驗田遭遇困境及后續資源申請的綜合報告”。
殿內很安靜,只有指尖敲擊的嗒嗒聲,以及下方垂手而立的三位大聰明那幾乎微不可聞、卻又壓抑不住的緊張呼吸聲。
顏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