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神通術法或有戒律禁忌、各種代價,那么修士斗法,多半是拼底牌、拼算計。
念及此,南奕想起自己的「洞真」天賦,可以開信息掛,總算是舒緩了撿包無甚收獲的郁悶之情。
他將店里的18枚銅元也收進自個錢袋,復又出門,去找謝北河。
<divclass="contentadv">而他到北河居時,謝北河好巧不巧,又是正在關門的當頭。
謝北河將門鎖上,回身奇道:“南郎,你怎還在縣里,沒有回村?”
“出了點事,回了又來了。”南奕不欲逢人便說老家被屠之事,只是輕描淡寫地一句話揭過。
謝北河沒有多想,接著問到南奕來找他何事。
南奕引謝北河到了保安醫館外。
“謝叔,這間醫館現下已歸我所有。你覺得,將北河居搬到此處來可好?”
“醫館歸了你?”謝北河聞言直接愣住,“這醫館,不是一位姓許的醫官所有嗎?”
“此事說來復雜,我不欲多言。不過保安醫館確實已歸了我。”南奕干脆又掏出了地契給謝北河看,“年后我便要去往郡城。這間醫館,與其空置不用,不如讓謝叔將北河居搬過來。”
像保安醫館、順風鏢局這類大店,布局結構為前堂加后院,占地不小,地段又好,屬于是在南山縣里都算得上數的名店,遠勝北河居這等小店鋪。
謝北河仍舊有些迷糊,沒搞懂具體啥情況。但他習慣性地不想輕易欠人人情,便婉拒道:“多謝南郎好意,但如此大店,予我賣書也是浪費。就算南郎要去郡城,也可以將此店或租或出,賺些貼補。”
南奕則解釋道:“謝叔,于我而言,只要伱將《明報》經營好,些許租店收入,并不被我放在眼里。而且,你也不用擔心店面太大,會浪費空間。”
“其實我已有規劃,將北河居遷來后,只將前堂改為書店。不,準確說應是改為書館,再添置些許桌椅,可供讀者小坐。”
“屆時,賣書只是順帶。等《明報》刊數增多,設立《明報》專柜,供一些貧寒百姓免費讀報閱報,擴大《明報》與《大離雙龍傳》影響力,才是正途。”
“而后院,我也會請人來開班授課,專門傳授直描畫技,聚集本縣文士名流,打造共濟之舟,邀諸位文士同乘,齊開新道,壯大聲勢。”
“所以,請謝叔放心,并非我出于義氣,不經思索便請謝叔遷店于此。而是我心有定計,卻需謝叔出面,為我操持方略,料理瑣事,終至于助我揚名。”
南奕的打算,簡單來說就是分為兩塊。其一,針對文人圈子,讓周青過來開班授課,將南山縣文士名流拉攏到同一個戰車上,一同為直描畫技造勢,提前瓜分繪畫界新流派的蛋糕。
其二,則是針對普通百姓,利用免費看報的辦法,讓《大離雙龍傳》早日出圈成勢,而不至于只在讀書人圈里打轉。
畢竟武俠小說,說白了還是通俗小說,根基全在百姓身上。那些讀書人,心思基本都在直描畫技上,沒怎么在意小說內容,反而很難讓小說爆火。
而且,南奕也不擔心這么做,會讓《明報》白嫖黨增多,而收入大降。
不提真正的付費主力軍,前期主要在于想模仿畫技的讀書人,必須買回家才好模仿。
光是從市場考慮,如果讓南山縣人免費看報,有利于小說早日出圈成勢,更早賺上楚郡其他縣城的讀者錢,對南奕來說都是賺的。
更何況,南奕這么做,也并不是為了賺錢。
————
今天改了書名,《神詭異仙》,看能否竊取到狐尾的一分氣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