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備注:持此鏡時,亦可知他人言行有幾分真偽。】
南奕看見誠神鏡,心中忽覺有些哭笑不得。
倒不是為名義上的問心臺,實質竟是誠神鏡而感到好笑。
而是因為,他「洞真」之下,忽地生出一股明悟。
原本,誠神鏡持有者,是可以知道南奕所言,究竟有幾分真偽的。
但這個特性,只是對誠神鏡災厄效果的靈活運用,并不是其根本規則。
而后,黃階上品的誠神鏡,撞上了南奕玄階下品的「洞真」天賦。
兩者之間,規則效果存在些許沖突。
于是,階秩壓制下,并非誠神鏡根本規則的負面特性,被「洞真」天賦重新定義:
南奕只要沒有言虛說謬,沒有說錯誤信息,就等同為真。
簡單來說,就是原本能知道南奕所言,具體有幾分真幾分偽,但現在,卻只能統統鑒定為真。
而且,雖然一片黑暗,肉眼不可見。
但南奕憑著「洞真」的特殊視界,仍舊“看”到了誠神鏡此時的持有者,是一位年輕女生,應該是南奕的未來師姐,名為秦南衣。
遵循誠神鏡的負面效果,只要被人看到,秦南衣就會被讀心。
比如此時,秦南衣正在心里嘀咕:
「這詭鏡子,委實惡心。還好只是拿來問心,不用赤身照鏡。」
「不過這個新生,剛入學報到就來問心,是已經覺醒天賦神通不成?」
「不管了,黑暗氛圍已足,開始問心。」
她定了定神,輕柔開口:“你好,不必緊張,我問幾個問題,你如實回答即可。”
“好,師姐但問無妨。”
“首先,你姓甚名誰,戶籍何處,以何途徑拜入無相書院?”
南奕早已改了戶籍名牌,底氣十足地說:“學生南奕,戶籍在南山縣,因去年歲考奪魁,得了南山學舍推薦信,故來拜入無相書院。”
“那么南奕,你可知問心之后,所求為何?”
“知道,問心之后若無差錯,當能得授道法知識,由此入道修行。”說完,南奕見秦南衣準備問起天賦神通,主動接著道,“我覺醒有天賦神通,之前李先生已特意做過介紹。”
“好,你既知修行,可是真心求道?”
“當然。”
“即使日后親人老死,從此一生孤獨?”
“不必日后,年前遭逢變故,家親皆去,獨我幸存。我于此世,已然是孤獨無依,舉目無親。”
秦南衣聞言一頓。
「這師弟,這是已經沒了親情束縛啊……」
她反倒蹙起了眉。
“那么,如果你日后面臨選擇,一者是內心飽受折磨卻收獲巨大,一者是問心無愧卻難有收獲,你會怎么選?”
“我選問心無愧。”南奕回答得不假思索。
因為他早就知道此世修行極為重視心性,又多有各類戒律禁忌,稍有行差踏錯,或許便是后果難料。
但南奕回答太干脆,又在誠神鏡鑒定下十分真誠,讓秦南衣感覺有點奇怪。
「這人,回答不帶半點遲疑,還是真話?有這么真?」
她忍不住道:“為何這般選?”
“有所為有所不為罷了。問心無愧,即便一時困頓,也可展望未來;問心有愧,縱是一時享受,也會折了未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