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不解,直到今日閱了《志士仁人》,方知南兄書中劇情,實有一股俠氣、一股俠意。”
“現在得了內功,宋某心中只覺高興,有種夢想成真之感。不像之前,得知書院即仙門,問我是否愿意入道修行,心中別無喜意,只有患得患失之糾結。”
南奕苦笑,入道修行,上限肯定比內功強無數倍。
但此世修行詭譎,步步殺機,處處隱患,可以說是兇險異常。若滿足于煉精化氣境還好,往上破境,卻當真是要懷揣舍命之心才行。
“宋兄,是否入道修行,看你自己,我也就不勸了。習練內功,并不影響你入道修行。若你后續決定入道修行,可來找我護法,定助你入道功成。”
宋忠笑道:“那就以后再看吧。至少眼下,我確實是無心入道。”
南奕無奈。習練內功,確實不影響入道修行。
只是人的心力、壽元終歸有限,若是在內功心法上分心太過,等后面入道修行,恐難有成就。
送別宋忠后,南奕回到誠友書店,陷入沉思。
經此一遭,他突然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樣,一心向道:哪怕成不了仙,也要茍在成仙的路上。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不想見識高階修士眼中之風景,只在凡間生活,習練內功,已然足矣。
前有燕青云,不想做散修,不想修垃圾功法讓自己變得人不人鬼不鬼;
后有宋忠,連仙門正道都不想入,不想修成長生獨夫,只欲在凡間暢快瀟灑。
南奕意識到,此世雖是神詭修行界,但大部分人內心深處,還是不想走詭異修仙的路子。
如果世道兇險,必須修行才能保住性命的話,或可硬著頭皮詭異修仙。
但此世,大體上還算太平,雖然運氣不好還是會成被殃及的池魚,可至少不是一茬一茬地死人,不必擔心民眾生的還沒死得快。
時至今日,甚至因為城鎮化下人口增長之壓力,倒逼離朝引進蒸汽技術,將原本依托于工匠世家血脈傳承的原始工業化程度,進一步往上推高,興建工廠,解決民眾就業難題。
如果有的選,此世之人,絕不想走詭異修仙之路。
畢竟,問道長生,豈有詭異修仙之理?
眼下,內功草創,內力初生,只是堪堪能讓武者戰力提高數成,在修士眼中,尚且不值一提。
但南奕懷疑,如果自己后續繼續完善內功,將內功心法推演完善至《九陽神功》,乃至更強神效之時,不僅江湖武夫會心動,恐怕不少底層散修,都可能跑來投奔于他。
一時之間,南奕竟感為難,不知自己是否應該繼續推演完善內功。
眼下小打小鬧自是不礙事,可長此以往,當真完善內功后,他這種行為,完全就是在撅修仙界的墻根。
南奕有點心虛。
陶知命看出了南奕的心虛,笑道:“怎么,你虛了?”
宋忠適才是在書店外,尋了個偏僻地兒和南奕聊。
但這點距離,再是偏僻,于陶知命而言,也跟在耳邊說話沒區別。
陶知命不僅知道了南奕傳內功給宋忠,也知道南奕這會是有些心虛,不知是否該繼續推演完善內功。
被陶知命看破心思,南奕并不在意。
按此世說法,陶知命是他的引路人。但換個世界觀,陶知命就相當于他半個師傅。
身為徒弟,自不會害怕底細被師傅看破。
不僅不怕,南奕還反過來抱大腿,問道:“還望陶師兄教我,接下來該怎樣為好?”
陶知命輕笑:“你要我怎樣教?是認真教,還是隨心教?”
南奕仔細品了品,說:“兩個都教,先認真教個法子,再隨心教個法子。”
陶知命笑著,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似是有些感慨。
不過他也沒說自己究竟在為何感慨,轉而道:“認真來教的話,就看你道途之路,是想循依仙門正道而走,還是以天賦神通為基,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