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章百卅三生而為人難為圣
吳尺以自身修行為重,寡情少義,倒是確有幾分修士風范。
但關鍵在于,吳明之死,元兇不在南奕。吳尺即便當真要怪,也只能怪鳳凰霸道,強行拉人。
如果吳明確為南奕所殺,然后吳尺登門以此索賠,南奕為息事寧人,未嘗不會考慮給出一道真氣法脈。
反正,真氣法脈基于「天子劍」武種。南奕對武種有著生殺予奪之權,既能給出,也能隨時收回。
可吳明之死,過不在南奕。
吳尺借此由頭,說什么人死為大,南奕只覺好笑。
對來都來了、人都死了此類話術,南奕從不感冒。又因為前世經歷,他對道德綁架、耍賴訛詐之事,很是膩歪。
至于吳尺許以吳家產業為砝碼,南奕同樣不屑。
不管是秦家、裴家之前,欲將自家千金許給南奕作道侶;還是吳尺今日,以吳家產業為餌,都是想著以世家之間慣常玩法框住南奕,讓南奕跟著走世家之路。
在大離,一旦世家發現仙門出了天資出眾的平民弟子,多是設法將其拉上同一戰船,而少有特意打壓。
蓋因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仙門平民弟子若遇打壓,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人,去其他郡治或當官修行、或經營產業。
又因世家修士換代,多有間隙。故不少世家,會在換代期擇優吸納仙門平民弟子。
即便許以產業、助其修行,至多也不過幾十年光陰。等平民弟子筑基有成,入內門而遠凡世,所謂產業仍舊重歸世家之手。
但此等平民弟子,若真是天資出眾、才情卓異,卻能讓世家產業更上一層樓,不斷擴展壟斷新業務、新市場。
大概就是鐵打的世家、流水的幕僚。
南奕理解,卻是不屑。
筑基,乃是筑根本道基,定自我道途。
越是自我,越是根本,理論上,根基底蘊便會越強。
這是陶知命此前,特意告知南奕的修行妙要。
身為仙門弟子,按部就班修仙門功法,確實順遂。但要想道途長遠,還是得走出自己的路,即定下自我道途才行。
在南奕理解中,此世真正的修行之路,就像創業。可以接受他人風投,但須務必守住自身股權,以及公司核心業務。
所以,不管秦家、裴家還是吳家,南奕統統拒絕。
只因接手世家產業,看似修行捷徑,實則是在自毀道途。
可惜這一點,說來簡單,卻是真傳之妙要。
陶知命乃是跌境修士,方能私下提點南奕。
而尋常仙門弟子,哪怕是世家弟子,身處仙門外門,與世俗為伴,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是以,世家弟子,多是守業,直接繼承自家產業。其功法為仙門功法,產業為世家產業,少有真正屬于自身道行之印證。
看似養氣輕松、易入玄階,實則底蘊不足、難望地階。
當然,考慮到轉劫化劫之術下,所謂世家弟子,多是世家先祖修行之資糧。南奕對此,倒也不感意外。
唯有陶知命說,給他留一道真氣法脈,方令南奕有幾分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