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南奕看完,螞蟻散開,南奕卻覺疑惑。
消滅怨念?
按理說,自「五月司幻」月宰證道后,靈境之爭,已從斗法變為斗智,不至于有直接斗法之任務才對。
南奕暫時放下心疑,走進集市內部,打算看個究竟。
集市中,諸多居民幻象來回走動著。南奕略做觀望,最終將視線看向一處吵鬧之地。
一位果農正推著貨車在集市賣梨,卻有一位道人,著破爛道袍,在車前伸手向果農乞討。
果農呵斥不走道人,開始連聲辱罵。
道人說:“你這一車梨好幾百個,貧道只討一個,于你而言幾無損失,何以暴躁如斯?”
圍觀眾人勸果農取梨打發道人。
果農不應。
最終還是一人嫌棄吵鬧,出錢買了一個梨,遞給道人。
道人拜謝,然后對著眾人說:“其實我亦有好梨,愿請大家品嘗。”
有人疑惑:“你若是有梨,為何還要來討梨?”
道人說:“我是需要梨核為種。”他捧著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等吃完梨,道人用隨身鐵鏟在腳下挖出一坑,放入梨核,覆土蓋上,向旁人求取熱水。
有好事者提來熱水,澆進土坑。
頓見坑里冒出嫩芽,繼而越長越大,很快長成一顆枝繁葉茂之梨樹,又在轉眼間開花結果,結滿諸多香梨。
道人摘下梨子,分給圍觀眾人吃。
他又用鐵鏟砍斷梨樹,把梨樹抗在肩上,不慌不忙地走了。
而在道人做法時,之前那位果農也混在人群中,伸著脖子瞪眼看,把自家營生都給忘了。
等道人走了,果農回去看顧自家貨車,卻見車上竟然一個梨都沒有。
他這才恍然大悟,道人剛才分的梨,竟都是他的;再細細一看,連車把也不見,出現新砍斷的碴口。
果農氣憤不已,欲找道人討個說法。
但到了這時,道人早已不知去向,果農便是想追也無處去追。
集市眾人皆在笑那果農,說果農不知為善施舍,惹怒道人,方有此劫。
甚至有人,欲將此事寫作文章,讓他人引以為戒,莫學果農。
可是,一片笑聲中,南奕卻見果農仰天悲鳴:“那是我的梨,我辛苦一年,唯一的收成!”
悲鳴聲中,果農怒氣攻心,且生哀意,竟咳血而亡,轟然倒地。
————
感謝「書友20201213203255689」打賞500
本次靈境背景故事,改自《聊齋志異》·「種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