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章百五六盤點收獲九虛命
南奕傳武,并非是單純為了傳武,還想順帶傳播俠道精神。
簡單說,就是優先傳武有望踐行俠道者。
而這種人,一般來說,都是家境尚可,即便不是志在功名的書生,也當受過幼學,非是目不識丁之輩。
因為,家境貧寒至完全沒讀過書的人,每日為生計所迫,縱使品性或許不差,卻多是不善思考,難以理解,更難以踐行俠道。
不過,這類家境尚可之人,日子過得不拮據,通常來說,對練武也不會太感興趣。
好在,內功武道,可以懶人修煉,只每日打坐修煉內力即可,不必非得練拳腳。甚至于,一定程度上還可以用打坐取代睡眠,基本不會占用原本的日常生活時間。
又趕上南天城輪回之劫人心惶惶,傳武內功,倒是更容易說服人學上一門技藝傍身。
其實南奕清楚,人性自私,能真正踐行俠道的人并不多,也很難在民間形成行俠仗義之風氣。
但他還是想盡可能把好關,避免麾下奕武者從根子上就歪了。
一方面,如果將內功武道、真氣武道視作教派,俠道精神作為教旨,可以盡可能往好的方向包裝教派,盡量避免奕武者被斥為魔教。
另一方面,南奕雖暫未想定,卻也始終在為“革命”之事備上火種。
俠,以武犯禁。
而世間最大的犯禁之舉,便是革命。
南奕本人,其實并不想鬧革命。
他只想一個人安靜地修仙。
但此世修行,類似于信仰封神爭香火,規則斗法拼算計。
后者,是斗法手段;前者,卻是修行手段。
南奕要想攀登更高境界,就需要有著屬于自己的香火基本盤,牧民于道,以自身規矩,教化一方民眾。
寫書也好,傳武傳教也罷,都是在設法擴大自身的香火基本盤。
可在此世修行體系中,后來者若想居上,教化民眾時,就注定會與前人規矩產生沖突。
簡單說,唯有顛覆前人規矩,才有望讓自己更進一步。
這種顛覆與競爭,其實就是道爭。
不同于陶知命靠著道途特性,強行貼身道爭,而是玄階層次,真正的道爭。
南奕離玄階還早,暫時不需要考慮這么遠。但在意識到此世修行體系本質后,即便暫未想定自身道途,也順手為未來道爭提前備下火種。
將傳武之事再次吩咐一通后,南奕開始研究公冶青天遺產。
首先是儲物法器乾坤戒。
陶知命已替南奕提前抹掉乾坤戒加密法禁。
南奕神識探入,很快煉化此戒,確定其容量足有三方。
作為制式法器,黃階上品的乾坤戒,一方容量,市價十金;兩方容量,市價三十金;三方容量,市價九十金。
可以說,若不是陶知命將公冶青天遺物丟給南奕,南奕自個,短時間內最多買到個一方容量的黃階上品乾坤戒。
不過,作為法器,乾坤戒唯一的不便之處,在于必須每日灌注一次法力于戒中,修復空間法禁,維系儲物空間
一旦法禁無人修復,儲物空間破碎,內中儲存之物,將遺失于空間亂流中。
對于需要長期閉關修行的修士,不太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