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是無相弟子,心有顧忌下,也不敢肆意濫傳真氣武道。
可當南奕找到裘長生,探明裘長生修成長生真氣后,南奕意識到,補全真氣武道短板的關鍵拼圖,找到了。
其他真氣法脈,不好濫傳。長生真氣,卻沒有太多顧忌,能像內功武道一般,略設門檻,即可傳開。
在南奕看來,如果他麾下奕武者要朝著教派形式轉變,俠道精神,可以作為核心思想。
但俠道精神,說起來好聽,卻不利于傳教。
因為,損己利人,乃至于利人不利己,都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人性。
可以將俠道精神設為脫離低級趣味的核心思想與追求,但要想順利傳教,且不被大離朝廷打為魔教,必須立足于人性,提出順應民心,又于國有益的思想主張。
這一主張,南奕還沒想好該用怎樣的文章來闡述。
但用最樸素的話語表示,即是: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功練。
只要南奕不設后門,所有人都能修煉,且威脅不到修士存在的《五脈長生經》,就等同于利國利民的強身健體之法。
俗話說,國強則民強,國富則民富。
但反過來說其實也行。民強則國強,民智則國智,民富則國富。
當今之世,北方坎朝,以蒸汽技術引領百業革新,國勢強勢,咄咄逼人。
東方震朝,窮兵黷武,不斷摸索戰陣之法。
西方兌朝,仰仗山川地勢之險,偏安一偶,卻開始文藝復興,專攻文化入侵——像印刷之術及報刊產業,就是從兌朝引進,并加以推廣,確保文化高地不被兌朝侵占。
南方大離,本是以經濟繁榮著稱。
但在北方坎朝百業革新后,大離經濟優勢不復,屈居四國第二不說,又趕上上任離皇暴斃。
新皇即位,以小宗入大宗,忙著與皇室宗老及九部百官爭權,直到最近半年,才開始真正掌有皇權。
面對四國競爭之局面,只要南奕不設后門,相應真氣法脈又不會威脅到仙門修士,就不會被離皇或仙門特意打壓。
從這個角度看,長生真氣,當真是各方面都剛剛好。
不過,也正是因長生真氣格外重要,堪稱真氣武道后續推廣之基石,南奕才必須將裘長生煉作分身。
寧可煉分身失敗,也不能讓長生真氣,掌于外人之手。
如果當真煉分身失敗,南奕大不了就等,等到筑基以后,先把「長生葫蘆」煉作分身,修長生真氣,再開始廣傳真氣武道。
而在此之前,只廣傳內功武道,再小范圍傳播真氣武道,對南奕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
反正真氣武道之未來,就兩點最為關鍵,一曰精,二曰廣。
“求精”,就是不斷提高真氣武道上限,從內力到真氣,再從真氣到真炁,使武者上限,不遜于修士太多。
繼而以十二道真氣法脈,拉攏吸納十二位真氣武道護法,一榮俱榮,形成一方小圈子,逐步提高真氣武道在此世修行界的影響力與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