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完全就是在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divclass="contentadv">畢竟,不是誰都跟南奕一樣,尚在黃階便已建立教派,能靠著教眾分攤代價。
魏無涯笑而不語,坦然受了眾人道賀。
他筑基之后,不急著趕去內門所在,反而候在荒郊野外,除去等待南奕趕回來外,便是想著叫書院眾人,親眼見到他筑基有成。
雖然即便他不這么著,等書院修士回了書院,一樣能知曉他破境筑基之事。
但魏無涯還是想在眾人面前專門露個面,一舒心中郁氣。
十八年,他在藏經閣掃了整整十八年的地。
有學子成了講師,有講師成了先生,亦有先生成了夫子。
而他,一直在掃地。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大家都是修士,正常沒有誰會在書院待上一輩子。
無相書院現今這些先生中,待得最久的也才十年。而魏無涯,卻已掃了十八年地。
雖然沒有修士當面譏諷魏無涯,甚至不乏覺得魏無涯可惜者。可這種帶有憐憫可惜意味的眼神,同樣叫魏無涯心里發堵。
魏無涯還知道,不少人都在拿他為反例,告誡他人過度仰仗玄階詭器極易受詭器代價反制。
魏無涯心中,其實是又氣又想笑。
氣這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也笑這些人說話不切實際。
所謂的易受詭器代價反制,又不是玄階詭器獨有。
哪怕只是黃階詭器,若無相應手段化解,過分仰仗,也得受制于代價。
魏無涯確實是多次催使「明鏡臺」,為此欠下不小的債,要掃二十多年的地。
但若無「明鏡臺」,他當時便會丟了性命,化為一捧白骨。
總之,一者是十死無生,一者卻是九死一生。該作何選擇,魏無涯自然分得清楚。
更不說,魏無涯等了十八年,也當真等到了南奕帶來變數,竟替他接下病字災厄,全數化解,一身輕松。
十八年來,魏無涯受盡冷眼,心中郁郁,積下不少郁氣,甚至因此影響心氣,生出老相。
他心性再好,也只能說不至于為此怨天尤人,卻不可能淡然處之,半點不受影響。
今朝得了機緣,化去災劫,破境筑基,瞬間便叫魏無涯精神煥發,恍若新生。
但曾經積蓄在心中的郁氣,終究是魏無涯心里一根刺。
所以,他特意當著一眾書院修士的面現出身形,而不是只在暗中傳音知會南奕。
魏無涯并不是想要打臉誰。
畢竟書院修士沒人譏諷他,只是在拿他做反例,說些引以為戒的話。
他人前顯圣,主要還是為了借此機會舒展心中郁氣,證明自己當年沒有做錯,好叫念頭通達。
簡而言之,適當顯圣,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