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陶知命與公冶青天的道爭幻境中,南奕發揮何等作用,固然不為外界所知;可南奕修為自此抵達蛻凡小成,卻是隱瞞不住。
<divclass="contentadv">入道修行不過半年,便從養氣期一躍而至蛻凡小成。
此等道行精進速度,說駭人聽聞倒是不至于,卻也絕對稱得上天之驕子。
對于天驕,諸多仙門外門弟子,不管有無打壓扼殺之想法,都決計不會小覷于天驕。
因為,能成天驕者,不單是資質出眾,更是有大氣運在身。
歷代天驕揚名,都伴隨著某些世家,或宗門教派的崩潰坍塌。
這些倒霉勢力的血淚教訓,廣為人知,使得當世修士,要么絕不輕易得罪天驕,要么便往死里得罪,直接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當然,大道爭先,乃是修行路上常見之坎,并不算得罪。
只要公平道爭,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屬于再正常不過之事。
所以眼下,即便明知南奕乃是有大氣運在身的天之驕子,文武百官為了自身修行,也全都默契地共同抵制南奕——
哪怕最后爭不贏南奕,身為修士,也絕對不會未爭先退。
而在百官修士暗中關注之下,六月末時,南奕終于抵達離京城。
整個離京城,也悄然開始暗流涌動。
對于南奕第一站選擇拜會無相書院,諸多外門弟子早有所料。
畢竟,洛蘇身為無相書院夫子,專注于文壇耕耘,不需要教化百姓,倒是不需與南奕道爭。
南奕若想設法分化大離九部中的文部官員,正可從無相書院著手。
只是南奕究竟會如何著手破局,包括洛蘇在內的諸多修士,其實都有些好奇,在暗中關注。
洛蘇曾想過,南奕或許會考慮讓渡部分話語權,拉攏無相書院為真氣武道背書,進而拉攏無相書院出身的文部官員。
如此一來,大離局勢便從南奕一人獨戰百官,變成了十大仙門之間的博弈。
而這種博弈,在歷史上已然發生了許多次。
于南奕而言,這是最穩妥的方法。
讓渡部分話語權,南奕仍舊能吃到真氣武道紅利的大頭,卻能讓無相弟子跟著分一杯羹,化敵為友。
結果,南奕竟是個吃獨食的。
在南奕開口自稱無相弟子的一息之間,洛蘇已然看出其意。
不過旋即,洛蘇心中一哂,好奇起來,南奕究竟哪來的自信,能在不向書院讓渡話語權的情況下,說服書院助力?
洛蘇笑問道:“久聞師弟大名,不知師弟此番登門,意欲何為啊?”
——你的事都在京城傳遍了,不必客套,直接有話說話便可。
南奕聽出了洛蘇言外之意,也不再廢話,當即便道:“久仰洛夫子文名,師弟著有一小說,欲在結尾做些文章,特來向夫子請教。”
南奕一開始自稱無相弟子,并稱呼洛蘇為大師兄,雖非直言,卻是在直接表示他不會讓渡真氣武道話語權。